2009年8月1日星期六

凝固的历史――《论语》成语类四字组合研究

一、 绪论
《论语》是一部先秦重要的典籍,也是中国第一部语录散文。其语言言简
意赅,含蓄有致,堪为语录体典籍的典范。它既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文献,研究先秦儒家思想必须参考的经典,也是研究古代汉语,研究汉语史不可忽略的重要语料库。《论语》中四字格语言组合结构稳定、意义完整,对后代汉语以至于现代汉语都有影响。四字组合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道听途说”、“见贤思齐”、“文质彬彬”、“任重道远”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其他非成语的四字组合数量更多,形成《论语》的重要语言特色。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语言组合进行论析。

二、 四字格组合概述

四字格组合亦即四字的语言组合单位,又称为四字结构、四字词或四字格,“是汉语所特有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没有象汉语词语那样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又是在汉语中特别发展的。”[1]用徐通锵的话,四字格组合“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类型的辞。”[2]它不仅出现在古代汉语的典籍中,也大量存在于现代汉语里,可谓源远流长。例如先秦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头,四字组合乃其主要的语言特色。305首作品中,四字组合的诗句占了绝大多数。以四字结构组成的语言句式,凝练典雅,韵律齐整,使《诗经》奠定了四字格语言典范的基础。汉魏以后,五言形式取而代之,不过,汉魏之际,四言诗的创作也曾经流行过,如曹操和嵇康的四言诗创作。除了韵文之外,四字格在四六文中也常见,应用文中的诔、铭、颂等也喜用四字结构,后来的佛经翻译,古典散文等在某个程度上,也受到四字组合的影响。例如,汉朝晁错的〈论贵粟疏〉一文中就有数十个四字组合。汉魏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和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的语言形式,莫不以四字组合为主,形成凝炼而典雅的风格。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大量使用四字结构。高增良将这些数量惊人的四字组合编成《红楼梦四字格辞典》。[3]马华作家温任平的散文〈暗香〉,主题与孺慕中华文化相关,作者就用了许多四字组合来表达主题思想。[4]古今诗人作家都酷爱四字格,因为它“密而不促”[5],音步整齐,平仄抑扬,容易背诵,生命力强。《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版收字,词,与条目大概六万,而其中四字组合单位约4798,占词典收条总数的8%。由此可见,四字组合从古至今都大量存在于汉语中,使用频率高,其在言语中的使用频率至少在20~30%之间。换句话说,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句子或其他语言单位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四字组合。[6]要言之,四字组合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汉语中的四字组合是从古代汉语四字组合发展过来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在继承的同时又创造了不少属于现代的四字组合。根据周荐的研究,“古代汉语的四字组合主要是俗词,俗语,和成语,而现代汉语的四字组合则既有俗词,俗语,和成语,又有专名词语。”[7]所谓专名词语,指的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于现代大量产生出来的”,尤其是政经文教发展中的许多相关词语,如被选举权,知识产权,宇宙飞船,有限公司,学前教育等。这是创造的一面。另外,现代汉语中有不少四字组合乃继承于古代汉语,如半途而废,言外之意,不寒而栗等。这是继承。

四字组合有典雅和俗白之分,前者多出现于古代汉语,“绝大部分被现代人继承了下来,成为了今日所谓的成语。坊间出版的任何一本成语词典,其所收条目都是以这种典雅的四字组合为主体的。”[8]后者(俗白的四字组合)不是成语,只是一些俗语词而已,在词语工具书中很少见到。中国当代作家刘江的小说《太行风云》,出现许多俗白的四字组合,数量高达1209个,扣除重复也有1039个,而大部分都是作者自创,在《现汉》和《中国成语大词典》并未出现。例如,长七短八、交言答语、好年盛景、左说右到等。[9]总的说来,典雅的四字组合多出现在古代汉语,有一些留存于现代汉语,而俗白的四字组合则为现代作家所独创。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理论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文献采集法、比较法、计量法和描写法。在理论建构方面,本文采用了温端政的语汇学理论。成语、谚语、惯用语等之间不容易分类,各家看法分歧很大,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统一的划分标准。用李行杰的话,“分类标准之多,可以用 ‘众说纷纭’来形容,而归类之乱,则可以用‘纷乱交错’来概括。”[10]温端政在这方面突破各家说法的影响,独创语义叙述方式和结构形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履清分歧,予成语一个明晰的定义。他首先以语义叙述方式的不同来进行第一阶段的分类,在分析成语的语法结构时他则采用结构形式特征来进行第二阶段分类。语义的叙述方式可分为三种,首先是表述性,再来是描述性,最后是引述性。谚语的叙述方式基本上是表述性的,惯用语的语义叙述方式则是描述性的,而歇后语的语义叙述方式则是引述性。成语的叙述方式表述性和描述性兼而有之。表述性的成语与谚语产生混淆,描述性的成语则与惯用语混淆。这两种混淆的情况,需要结构形式特征来区分。温端政指出,四字结构乃成语最突出的结构形式特征,而语法、语义基本上表现为二二相承的双音步结构。他还强调,二二相承的四字结构乃成语最明显的结构形式特征。以此作标准,就可以明确区分成语,谚语和惯用语。凭借这个区分标准,论者在鉴定《论语》中的四字组合是否成语就有个清除的概念。另外,论者也参考《成语大词典》,以其选录源自《论语》的成语为基础,计算数目,分析构成方式,并指陈《大词典》选录成语的不当与不足之处。

在分析成语的结构时,本文也是采用温端政的分析方法,先把成语结构分为完全“二二相承”式,和不完全“二二相承”式。前者又再细分为并列型和非并列型,并列型又可细分为动宾并列、主谓并列、偏正并列;非并列型的则有偏正、动宾、动补、主谓及兼语。不完全二二相承式则有三分式及四分式两种。

论者在分析《论语》成语类的四字组合时,综合了几家的说法,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把构成方式分为六大类,并指出时贤分析成语构成方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四、《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组合

《论语》中的四字组合分为成语类和非成语类。《论语》中的成语,其语言形式多种多样,有四言的,五言的,也有六言的。四言可以说是《论语》成语的主要形式。本文论述的《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组合时采取的是比较宽松的标准,虽然语料主要来自《论语》原文,然而其中运用各种方式组成成语的四字组合也一起讨论。这样做一方面对《论语》中的成语论述比较完整,另一方面,对四字组合之探讨也更加全面,也更能看出《论语》的某些语言特色。

属于成语类的四字组合有137条,非成语的就很多。有关《论语》中成语的数目,见仁见智,各有不同说法。阎韬、马智强说:“《论语》对后世的文学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仅直接出自该书及由其中语句凝缩而来的成语,格言,熟语就有八十多条,一般的词语就更多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至今活跃在现代汉语中。”[11]这里的“八十多条”包括了成语、格言和熟语。换言之,成语应该是在八十条以下。可是,由于作者没有列出相关资料,论者无法评论其中的正确性。党静鹏、刘洪涛的统计是,今天的成语而源自《论语》的有255条。[12]鲍鹏山的统计也不同。他在《论语导读》这本书里,除了翻译、注释、导读之外,对那些有“成语”的章句,还特别列出有关的成语,放在“成语”部分,可谓一目了然。有些章句没有成语,有些只有一个,有些则不只一个。有成语的就多加一栏“成语”,没有成语的章节,“成语”那部分就省略。根据鲍氏的统计,《论语》中共有62个成语,45个属于四字组合的,17个属于其他语言组合。另外,根据韩晓光的初步统计,出自《论语》的成语约有二百五十余条。同样的,韩氏也没有把他所说的二百五十多条成语列出来。[13]周祖平、余学奎在论述《论语》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及意义时也没有列出《论语》中的所有成语。他们只是在论述过程中举一些例子说明。根据论者的统计,他们举出的例子共有44条。[14]饶玮在〈《论语》与汉语成语〉中说:“……其中有很多总结社会生活经验的言论在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了格言和成语,对后代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仅《中华成语大辞典》就收录了源于《论语》的成语近三百条。”[15]“近三百条”亦即三百以下,是个笼统的数目。饶玮在文中只是引用了72条成语,与《中华成语大辞典》所收录的成语在数目方面相差太远了。

以上几个数字分歧很大,少过50条的有一个,一百条以下的有两个,而300条以下的也有两个。数目的悬殊显示作者编者选择成语的标准不一。因此,在论述和分析《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格组合时,弄清成语的正确数目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论者根据2004版,周斌主编,商务、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成语大词典》计算出源自《论语》的成语共有187 条,其中四字格成语有137 条,其他语言形式的有 50条。

(一)《论语》成语类四字组合的构成方式

至于《论语》中成语的构成方式,各家说法也未臻共识。例如,韩晓光在2001年9月发表的〈源于《论语》的成语浅析〉中,把成语的构成方式分为四种,即摘句式、省略式、拼合式和改写式。其中省略式又分为省略虚词、省略成分;拼合式又分为两句拼合以及两句以上拼合。在2005年1月发表的〈《论语》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及意义〉中,作者周祖平和余学奎把《论语》中成语的构成方式分为四种:直接转用《论语》原文的;在《论语》原文上有所增加的;在《论语》原文上有所减少的;在《论语》原文上有所替换的。另外,饶玮在〈《论语》与汉语成语〉一文中也发表了个人观点,认为《论语》中成语的构成方式也有四种,亦即:不经任何改动加工,直接由《论语》中某些独立的短语或词组在后来沿袭使用中逐渐凝固而成的成语;不经任何改动加工,直接由《论语》中的某句话里截取而来的短语或词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凝固,从而成为成语;从《论语》中的某些言论里根据其意思截取关键性的字眼组合成一个新的短语或词组,这个短语或词组后来在使用中逐渐凝固,从而成为了一个成语;根据《论语》中某些言论的意思,在从其中截取个别关键字词的基础上,再补充进原来没有的字词,从而组合成一个新的词组或短语,并在以后的沿袭使用中使其逐渐凝固成成语。

三位作者的分类法大同小异,只是用的词句不同而已。例如,从《论语》原文直接截取的这个构成方式,他们分别使用的语言是:摘句式、直接转用《论语》原文的、不经任何改动加工,直接由《论语》中某些独立的短语或词组在后来沿袭使用中逐渐凝固而成的成语。韩晓光的“省略式”中的“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的两个例子“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和“六迟之狐――可以托六迟之狐” 应该归类为第一种方式,即截取原文式。饶玮的第二种方式其实也是截取原文式,例如:“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不教而杀――不教而杀谓之虐”。他们的分类法也有道理,他们把《论语》中成语类四字组合独立存在的算一类,出现于句子中的四字组合算另一类。论者以为,这样的细分法没有必要,因为容易引起混淆,只用截取原文式就可以包含这两个方法。韩晓光的拼合式与饶玮的第三种方式同属一类。不过,饶玮文中所举的例子如“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片言折狱――片言可以折狱”等,与其说是拼合式,不如归为省略法。“色厉内荏”省略虚词“而”,“ 敬而远之”省略了“鬼神”,“ 片言折狱”省略了“可以”,因此把这几个成语归入省略法比较合适。

第二种方式为省略式。韩晓光的分类很详细,其中包括省略虚词,如“见贤思齐――源于见贤思齐焉”、“逝者如斯――源于逝者如斯乎”,也有省略定语的,如“怀宝迷邦――怀(其)宝迷(其)邦”,有省略状语的如“三思而行――源于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有省略补语的如“一日之长――源于毋以一日之长<乎尔>”,还有省略多种成分的如“博施济众――源于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何如”、“犯上作乱――源于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可谓一目了然,;周祖平和余学奎的分类中也有这种方式,称为“在《论语》原文上有所减少的”;不过,饶玮就没有列出这个方式,她把省略式归入她的第三类的拼合法当中。论者认为这种分类法欠佳,因为这两种构成方式本质差异,不能兼容。

与省略式相对的是增添式,就是在原文中加上一两个字使其成为成语。韩晓光没有列出这种构成方式,饶玮的第四种方式其实就是增添式,如“而立之年”――源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而立”之后加上“之年”成为成语;“望而生畏”――源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在“畏”的前面加上一个“生”字,使其成为成语;周余两位文中也列出这种方式,不过只列出“行不二过”和“颠沛流离”两个例子而已。把“颠沛流离”的构成方式定为增添式并不妥当,因为《论语》中只出现“颠沛”二字:“颠沛必于是。”(里仁)这个成语的完整形式其实源自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使学者知斯文之不坠,盖有天助,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16]因此,增添式应该只是在《论语》语句的基础上增添字词,完整的形式不出现在朱注或其他例句。

韩晓光的第三种方式为拼合式,其中又分为两句拼合的如“早闻夕死”――源于“朝闻道,夕死可矣”、“升堂入室”――源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也有两句以上拼合的如“直谅多闻”――源于“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患得患失”――源于“其未得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饶玮的第三种方式其实是拼合式与省略式的结合,所以会引起混淆。所举的例子如“患得患失”、“生荣死哀”乃拼合式,而“敬而远之”则是省略式;周余的文章没有列出拼合式。韩氏的分类法比较能够接受,细分为两句拼合以及两句以上拼合也是有必要的。饶氏的分法则有待商榷。

最后是改写式,韩晓光用语,饶玮把这个方式拼入其第四种方式,而周余二位称为替换氏。

一言以蔽之,三家分类法各有特点,也各有不足之处。韩晓光的分类可以说最清楚的,虽然省略法中的一些例子应该归入截取原文式,其他各种方式都明确清晰。饶玮的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应该合而为一,第三种和第四种方式不够明确,是两个构成方式的拼合。周余两位的分类也一目了然,只可惜他们列举的例子太少了,也影响他们分类的可靠性。

论者综合三位作者的分类法,加上自己的分析,《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组合的构成方式应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原文截取式;二、省略式;三、增添式;四、拼合式;五、改写式;六、跨典籍方式。

论者根据商务,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成语大词典》(后称《大词典》)所收录的成语,计算出来的成语总数是187条,其中四字组合的共有137条,其他组合的有五言5条、六言5条、七言7条、八言7条、九言1条、十言2条、共27条。137条四字组合中,其他成语有23。[17]所谓其他成语,指的非源自《论语》原书的成语。《大词典》收录这些成语,主要是因为这些成语与《论语》的一些篇章意义有关联。这23成语不是出现在宋朱熹的译注里面,就是出现在后人的例句里头。例如:

(1) 舍己为人
原文: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宋朱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之意。”[18]

(2) 适可而止
原文:“不多贪。”(《论语》•乡党)
宋朱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19]

(3) 循序渐进
原文:“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宋朱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自然上达,
此但自言其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20]

(4)疏水箪瓢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清冯桂芬〈似山居图序〉:“涉世处境之道贵乎似,以其近道也,此即老氏无为、庄氏齐物之说也,而子孔颜疏水箪瓢之义亦无碍焉。”[21]

(5)斯文扫地
原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
清徐珂〈清裨类钞〉三四:“巡检做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22]
从上列五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原文并没有相关的成语或只有成语中的两
个字而已。真正的成语出现在朱熹的译注中(例1,2,3)或后人的例句中(例4
和5)。这样的成语,《大词典》共收录了23,而出处都放《论语》。论者认
为这种做法有误导读者之嫌,值得商榷。比较恰当的处理方式是,出处放朱注或
相关的例子,之后再放词义源自《论语》的相关章句。如此方能还这些成语的原
貌。这些成语还包括安贫乐道、鞭辟入里、彻上彻下、处之泰然、词不达意、大
言不惭、登堂入室、颠沛流离、和颜悦色、精益求精、开柙出虎、理屈词穷、了
若指掌、一仍旧贯、因材施教、张眉努眼、中庸之道、众星捧月、众星拱辰。扣
去这23,可以分析其构成方式的只剩下137条而已。

在 137条的成语类四字组合中,依据上述六种分类法,《论语》中成语类四字组合的数目如下:

构成方式
数目

原文截取式
73
省略式
28
增添式
7
拼合式
18
改写式
6
跨典籍方式
5

137


《论语》乃语录体散文,记载的大多数是孔子及其弟子,孔子及时人以及孔子弟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因此,书中的成语有的是从对话原文中摘录下来,有些则将对话进行概括熔裁概括而成。概言之,其构成方式以及相关例子如下:

甲 原文截取式

这种方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句以四字方式独立存在,直接摘录而成成语;一种是原句中的某个句子成分是四字组合,摘录下来而成成语。以原文截取式构成的四字成语颇多,共有73个:哀而不伤、饱食终日、不耻下问、不亦乐乎、成人之美、成事不说、当仁不让、、而今而后、发愤忘食、斐然成章、分崩离析、夫子自道、过犹不及、后生可畏、诲人不倦、既往不咎、见危授命、居之不疑、克己复礼、空空如也、乐以忘忧、临事而惧、鸣鼓而攻、被发左衽、群而不党、群居终日、仁人志士、三十而立、杀鸡为黍、社稷之臣、慎终追远、生而知之、食不厌精、逝者如斯、疏食饮水、述而不作、死而后已、死而无悔、驷不及舌、岁不与我、危言危行、威而不猛、温良恭俭、文质彬彬、无所不至、无所用心、无为而治、贤贤易色、行不由径、行己有耻、行有余力、秀而不实、学而不厌、血气方刚、言必有中、言不及义、言而有信、一匡天下、一仍旧贯、一以贯之、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文会友、以直报怨、弋不射宿、有教无类、有始有卒、愚不可及、欲罢不能、志士仁人、中道而废、周而不比、子不语怪。(73)

论者认为,用这种方式构成的成语还应该包括必不得已、不舍昼夜、、力不同科、、陈力就列、犯而不校、见利思义、好行小慧、六尺之狐、和而不同、不教而杀、好谋而成、从心所欲、降志辱身、必也正名、礼让为国、善于人交、不得其死、胜残去杀。

乙 省略式

在原文中有所省略或减少而形成的成语类四字组合数目也不少。一般上是省略虚词,也有些是根据句义的关键性词语以及省略一些字词组合成一个新的短语而形成的成语,如:

察言观色,道听途说、告朔饩羊,见贤思齐、敬而远之,举直错枉,乐在其中,片言折狱,求仁得仁,任重道远,三思而行,色厉内荏,杀身成仁,松柏后凋、天下归心、枉道事人,温故知新,闻一知十,无适无莫、先难后获、朽木不雕、循循善诱,一言蔽之、一言丧邦、一言兴邦、一隅三反、欲速不达、怨天尤人。(28)

省略式构成的成语中,有些是省略“而”字,如:
道听途说――源于“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
求仁得仁――源于“求仁而得仁” (述而)
任重道远――源于“任重而道远” (泰伯)
温故知新――源于“温故而知新”(为政)
色厉内荏――源于“色厉而内荏” (阳货)
枉道事人――源于“枉道而事人” (微子)
先难后获――源于“先难而后获” (雍也)
一言丧邦――源于“一言而丧邦” (子路)

有些省略“以”字,如:
杀身成仁――源于“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一言蔽之――源于“一言以蔽之” (为政)
闻一知十――源于“闻一以知十” (公冶长)

有些省略“后”字、“之”字、“之民”、“亦”,“可”、“而可以”、“则”,
、“不”、“鬼神”,如:
三思而行――源于“三思而后行” (公冶长)
松柏后凋――源于“松柏之后凋” (子罕)
天下归心――源于“天下之民归心” (尧曰)
乐在其中――源于“乐亦在其中” (述而)
朽木不雕――源于“朽木不可雕” (公冶长)
一言兴邦――源于“一言而可以兴邦” (子路)
欲速不达――源于“欲速则不达” (子路)
怨天尤人――源于“怨天不尤人” (宪问)
敬而远之――源于“敬鬼神而远之” (雍也)
告朔饩羊――源于“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
其礼。””(八佾)

《论语》中通过省略式而构成的成语还应该包括以下成语:

学优而仕,必也正名。逝者如斯,怀宝迷邦,一日之长,博施济众,生荣死哀,博闻约礼,尽善尽美,故旧不弃,居下讪上,举一反三。

丙 增添式

相对于省略式的就是增添式。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文中抽取相关的字眼并加上一两个词语使到这些本来分散在句子不同部分的词语连在一起,成为今天所见的成语。增添的词语有时是虚词,有时是实词。这类成语不很多,常见的有:
而立之年、耳顺之年、侃侃而谈、望而生畏、卓而不群、子曰诗云、犬马之养(7)

上述例子中,“而立之年”“ 耳顺之年” 都是增加了“之年”两个字,而“侃侃而谈”、 “ 卓而不群”则增加了“而”,“ 子曰诗云”增加了泛指儒家言论和经典著作的“诗云”、“ 望而生畏”则增加了“生”。

丁 拼合式

这是把原文的两三个句子拼合在一起,选择能够表达句义重点的词语组合成为成语类四字组合,在拼合时,语序有时会改变。以下是两句拼合的例子:
(1) 犯上作乱: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 肥马轻裘: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3) 浮云富贵: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 患得患失: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
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5) 悦近来远: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6) 如指其掌: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
示诸斯乎!”指其掌。
(7) 见义勇为: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可以看出,这几个成语的构成都是从《论语》原书的两句中,抽选关键性的词语而成的。这两个句子,有些是连续的,如例(2),例(3) 和例(6),有些是间隔的,如例(1)和例(4),有些两句拼合以后,字词的语序有所调动,如例(5)例(7)。其他的例子是:大动干戈,乘肥衣轻,尽善尽美,举一反三,瑚琏之器,升堂入室,生死荣哀,朽木粪墙,乐山乐水,饮水曲肱,直谅多闻(11)。


两句以上拼合的不多,只有如下一例:
(1) 直谅多闻: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

以拼合法构成的成语类四字格应该包括道不相谋,岁寒松柏,安老怀少,卑宫菲食。这四个例子都是还存在于现代汉语中的,其中“道不相谋(卫灵公),岁寒松柏(子罕)”乃两句拼合而成,而“安老怀少(公冶长),卑宫菲食(泰伯)”也是两句拼合,不过拼合之后语序有所调动。

戊 改写式

所谓改写式,用韩晓光的话,就是“将原文语料进行剪裁改写以构成成语。”
在改写的时候,有时为了语义所需而增添一两个词,以组合成这类型的四字格。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成语不多,以下是其中2个例子:
(1) 祸起萧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
(2) 匏瓜空悬――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

例 1 的意思是:祸患起于内部。原文“萧墙之内”指的是鲁国国君,后来
泛指内部。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主语和谓语中就成为今日的成语“祸起萧墙”。例2的“匏瓜”有甘、苦两种,苦的不能吃,但是它比水轻,可以系在腰间,用以渡河。文中的“匏瓜”是个比喻,孔子自比为甘的匏瓜,不希望只是被悬挂着而不给人吃。在意义的基础上,加上“空悬”就成了今日的成语。其他的例子还有:爱礼存羊, 不教而诛,从井救人, 时不我与,加上前举二例,共6个。

己 跨典式

这不是主要的构成方式,不过《论语》中有几个成语或者说今天我们用
的成语中,确实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构成。所谓“跨典籍”,指的是这些成语源于《论语》和其他典籍,意思是从《论语》和其他典籍各截取两个字,组成四字的语言组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而成为成语。这样的成语有以下几个:

(1) 屏气凝神
《论语•乡党》:“摄其升堂, 鞠躬如也, 屏气似不—其余如必不得已、当仁不让、好谋而成、分崩离析、从心息者。”
《庄子·达生》:“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

构成:“屏气”源自《论语》,“凝神”源自《庄子》的“凝于神”,省略“于”而成“凝神”,合起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成语“屏气凝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思。


(2) 放言高论
《论语•微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 废中权。我则异于是, 无可无不可。’”
《庄子·刻意》:“刻意尚行, 离世异俗, 高论怨诽, 为亢而已矣。”

构成:“放言”出自《论语》,而“高论”则源于《庄子》,两个来自不同典籍的词语组合起来成为今天还在使用的成语“放言高论”, 表示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3) 桃李门墙
《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构成:“门墙”出于《论语》,但是语序对调了,“桃李”则源自《韩诗外传•卷七》,合起来变成今天的成语“桃李门墙”,比喻老师栽培出来的或教过的学生。

(4) 三复斯言
《论语》:“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构成:“三复”载自《论语》,而“斯言”出自《诗经》,合起来就是今天尚在使用的成语:“三复斯言”,意思是反复体味这句话。

(5) 文过饰非
《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

构成:《论语》的字眼换了语序,《庄子》原文则选了“饰非”,合起来就成了“文过饰非”,表示掩饰自己的过失。

严格来讲,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成语是后人的杰作,并非《论语》的语言实
际。因此,在下面的论述中,这几个成语将不在讨论的范围以内。

(二)结构形式分析

成语类四字组合的结构形式分析的对象只是从原文截取的成语而已。通过其他方式构成的成语不在讨论范围内,因为分析这些成语的结构不能反映《论语》中成语的结构形式,也不能分析其句法功能以及在文中的修辞作用。

按照音节搭配来分析,大部分的成语都是“2/2”式切分的结构或完全二二相承式,如:任重道远、道听途说、血气方刚、斐然成章等。根据温端政的理论,完全二二相承式的成语可以分为并列型和非并列型,前者又可以分为“主谓+主谓” 型、 “述宾+述宾” 型、“述补+述补” 型、“偏正+偏正” 型、“联合+联合”型;后者则可分为“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和“联合式”。不完全二二相承式则可以分为主谓关系型、述宾关系型、述补关系型、偏正关系型、连动关系型、兼语关系型及并列关系型。[23]《论语》中,以原文截取式构成的成语类四字格语言组合的结构类型如下:

甲:完全二二相承式并列型(50例):

(1) 联合结构

动宾并列:克己复礼、慎终追远、疏食饮水、有始有卒、克己复礼、贤贤易色。(6)
主谓并列:任重道远(1)
偏正并列:仁人志士、志士仁人、危言危行、而今而后、道听途说(5)

(2) 偏正结构
(a) 定中:无
(b) 状中:不耻下问、斐然成章。(2)

(3) 动补结构:饱食终日、发愤忘食、诲人不倦、居之不疑、空空如也、群居终日、有教无类、欲罢不能。(8)
(4) 动宾结构:一匡天下、一仍旧贯。(2)
(5) 主谓结构:成事不说、当仁不让、夫子自道、后生可畏、既往不咎、逝者如斯、血气方刚、文质彬彬。(8)
6 连动结构:登堂入室、见贤思齐、行有余力、见危授命。(4)
7 兼语结构:杀鸡为黍(1)

二二相承式也称为2分式。不过,2分式还包括1+3式和3+1式。《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组合,3+1式的只有1例:“不亦乐乎”;1+3式的有以下11例:

成人之美、食不厌精、岁不与我、弋不射宿、愚不可及、子不语怪、过犹不及、驷不及舌、行不由径、言必有中、言不及义。(11例)

这些成语中,有些有结构助词“之”,如“成人之美”,更多的是谓语中心前出现副词,而这些副词又大多数是否定副词“不”,共有9个,而副词“必”则只有一个而已。

完全二二相承式中有个成语的结构是难以分析的,那就是被发左衽。这个成语前一个单元是动宾结构,后一个单元是偏正结构,两者之间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关系。从意义来看,它们是并列的关系,但是它又不规则,既不是动宾并列,也不是偏正并列,只能说是不规则的并列结构。还好,这类成语只有一个而已。

乙:不完全二二相承式

这种结构类型的四字组合也可以称为三分或四分的四字组合单位。三分的一般由助词“之”、连词“而”或“以” “于”等介词作为其中一个构成单位。其中又主要分为2+1+1式的以及1+1+2两类。必须强调的是,如果否定副词出现在四字组合中,它和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组合时,宜当作一个单元来看,不是分开的两个单元,而代词“之”出现在动词后边充当宾语时,则与动词视为一个组合单位。2+1+1式的例子有:临事而惧、鸣鼓而攻、三十而立、社稷之臣、无为而治、中道而废。(6例)1+1+2式的例子有:哀而不伤、乐以忘忧、群而不党、生而知之、述而不作、死而后已、死而无悔、威而不猛、言而有信、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文会友、以直报怨、一以贯之、周而不比。(15例)

有少数是四分式的,亦即1+1+1+1式,例子只有两个:

分崩离析、温良恭俭(2例)

不完全二二相承式的组合中,有14个用到“而”字。“而”是个文言虚词,用法广泛,在句子中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其中最明显的是修饰关系,“而”出于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前后之间的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形成偏正结构,如:
鸣鼓而攻、三十而立、无为而治、中道而废。表示递进关系的只有“临事而惧”;表示转折关系的有:哀而不伤、群而不党、述而不作、死而无悔、威而不猛、周而不比;表示主谓关系的则有“言而有信”。其他的如“乐以忘忧”表示的是转折关系,“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文会友、以直报怨、一以贯之”这五个成语都表示偏正关系。

由此可见,不管是二二相承式或者非二二相承式,《论语》中成语类四字组合的的成语类四字组合的结构复杂多样。

(三)《论语》成语类四字格的词义演变

成语类四字格经过长时间才形成,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意义上都极其稳定。然而,语言灵活多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是时代的脉搏,记载着时代的变化。它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而演变,而变化最明显的是在词汇。比起一般词汇,成语的变化不多,但是在意义上却出现一些不同的发展。《论语》中成语类四字组合在意义上的变化可以从意义的扩大、缩小与转移这几个方面来探讨。

甲 词义的扩大。

成语出现当初所体现的意义称为基本义。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与发展,
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义范围超过了原来的意义,而原义还保留,这种变化亦即词义的扩大。《论语》中成语类四字格具有这种使用范围有所延伸的例子有几个,比较明显的是夫子自道、求仁得仁和社稷之臣。

“夫子自道”源自《论语•宪问》:“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 “自道”在原文是“对自己的叙述”[24],原意是自我批评。孔子说君子应该做的三件事情,他一件也没有做到。这是孔子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但是,后来的使用中,词义扩大了,除了保存原意之外,还有自我夸耀的意思。如袁枚《随园诗化补遗•卷一》:“先生吟诗,多率真任意,有夫子自道之义。”显然的,例句中的“夫子自道”的意义绝对不是本意,这叫词义扩大。

“求仁得仁”源自《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得仁”的本意是求仁德就得到仁德。后来,泛指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发展的方式是从个别到一般。例如高阳《母子君臣》有这么一句话:“如今积劳病故任上,与疆场阵亡无异,在他亦可说是求仁得仁,死而无憾。”[25]句中的“求仁得仁”的意思与原文的意义就不相同了。这也是词义的扩大。

第三个例子是“社稷之臣”,源于《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本意是附庸于大国的小国。后来,“社稷之臣”也有国家栋梁的意思,可从元•李文蔚《蒋神灵位》二折看出:“若论此子,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这里的意义与原意明显不同。

乙 词义的缩小

相对于词义扩大就是词义缩小。所谓缩小,指的是成语所表达的意义只有原
来成语的部分意义,而不是全部意义。这种情况在《论语》中不多,比较显著的例子是文质彬彬,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本意有两个重点,一为文,一为质,“彬彬”是形容这两个重点的。换言之,“文质彬彬”本意是形容人既文雅又质朴。后来的使用中,突出的是“文”的意义,“质”的意义被淡化了。如:“那生他文质彬彬才有众。”里面形容的就是其态度而言。”
丙 词义的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是说本来表示某种事物,后来却表示另一种事物。例如“不
亦乐乎”,源自《论语•学而》:“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意是很快乐,现在则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点。例如:“那一阵子,前来求职应聘的人每天络绎不绝,把我的几位主编和制片忙得不亦乐乎。”[26]中的“不亦乐乎”表示的就是新的意义。其他例子还包括学优而仕、成事不说等。

除了上述三种词义的演变,还有一种与词义相关的事项不得不提,那就是比喻义的形成。以上三种词义演变都是从基本义演变,转化或发展过来的。这些后来形成的意义有时候是引申义,有时候是比喻义,当然也有些情况只是纯粹的语义的扩大或缩小而已。

《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格有一些后世使用了比喻义。例如告朔饩羊――源于“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这里的“朔”是农历每月初一,“饩”乃活的牲口,“饩羊”,只用来告朔的活生生的羊。“告朔饩羊”乃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际,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这历书包括那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因之叫 ‘颁告朔’。诸侯接受了这一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祭庙叫做‘告朔’,听政叫做 ‘视朔’,或者 ‘听朔’。到子贡的时候,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 ‘虚应故事’吧了。所以子贡认为不必留此形式,不如干脆连羊也不杀。孔子却认为尽管这是残存的形式,也比什么也不留好。”[27]后人用“告朔饩羊”来比喻徒有形式,虚应故事。

瑚琏之器――源于《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 ‘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有方形和圆形的,是很贵重的祭器。“瑚琏”是名词,在这个四字格中充当修饰语。孔子用比喻的方式告诉子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子贡的聪明,当然明白老师所指。由于一开始就是比喻的用法,后人用这个成语比喻有才能而且能够承担重任的人才。

松柏后凋――源于《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本来是描述自然现象,现在用来比喻经得起严峻考验的人才是坚贞的人才。其他例子还有朽木粪墙、朽木不雕、犬马之养、浮云富贵等。

五 结语

本文探讨了《论语》成语类四字组合的构成方式、结构形式及词义之演变,研究尚未完整。由于篇幅所限,四字格在《论语》中的句法功能、这些成语类四字组合所体现的古汉语特点、个别组合的音韵结构等都未能探讨研究。

除此之外,论者感到遗憾的是未克研究四字组合的表现力。四字格词约意博,信息容量大,且音韵铿锵,韵律美妙,表现了汉语简洁特征,用高志明的话,“实际上融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手段上的传统特点为一炉,起到 ‘一箭几雕’的作用。”[28]要探讨《论语》中四字格的表现力,必须整体来看,因为在《论语》中,非成语类的四字组合非常多,两种四字组合结合来研究,更能看出四字格的修辞效果。例如,为政篇第二的第三章:“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全章六句中,五句是四字格,而四字格之间有兼有对偶修辞,表达效果极佳。论者以为,《论语》中四字组合的表达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完稿于2006年9月22日)
参考文献:

甲组:专书

1 陈鲁豫:《心相约》(新版),中国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6。
2 高增良:《红楼梦四字格辞典》,中国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6。
3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中国北京:商务印书观,1959。
4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王运照,注译,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 徐通锵:《语言论》,中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中国:商务印书馆,2005。
7 周斌主编,《成语大词典》,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
8 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9 张卫国:《四字语型及其运用》,中国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9。

乙组:单篇论文

1 党静鹏、刘拱涛,〈《论语》中的语句对后世成语的影响〉,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5,转引自周荐,《汉语词汇结构学》,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 高志明,〈《史记》语言的四字格结构〉,刊于《襄樊学院学报》第27卷
第3期(2006年5月),页77,中国期刊数据库,www.cnki.cn, (10/8/2006)。
3 韩晓光:〈源于《论语》的成语浅析〉,《景德镇高专学报》第6卷第3 期,2001。
4 李行杰,〈建构中国语言学特有的语汇学――读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刊于语文研究总第九十八期(2006.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06。
5 饶玮:〈《论语》与成语〉,《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5期,中国:重庆教育学院出版社:2005。
6 谢川成〈那一方褐红的古印――论温任平 〈暗香〉的主题与语言策略
〉,收录于黄万华,戴小华编《第二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文学出版社,2004。
7 周祖平、余学奎:〈《论语》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及其意义〉,《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第1期,中国: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出版社,2005。
[1]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中国北京:商务印书观,1959,页115。
[2] 徐通锵:《语言论》,中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页391。
[3] 高增良:《红楼梦四字格辞典》,中国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4] 详见谢川成〈那一方褐红的古印――论温任平 〈暗香〉的主题与语言策略
〉,收录于黄万华,戴小华编《第二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文学出版社,2004。
[5]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王运照,注译,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页307。
[6] 详见张卫国:《四字语型及其运用》,中国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9,页5。
[7] 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页211。
[8] 如注2,页219。
[9] 如注2,页212。
[10] 李行杰,〈建构中国语言学特有的语汇学――读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刊于语文研究总第九十八期(2006.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06年2月10日,页2。
[11]阎韬、马智强,《论语注评》,中国南京:凤凰出版传媒,2006,页3。
[12]党静鹏、刘拱涛,〈《论语》中的语句对后世成语的影响〉,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5,转引自周荐,《汉语词汇结构学》,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页232。
[13] 详见韩晓光:〈源于《论语》的成语浅析〉,《景德镇高专学报》第6卷第3期,2001,页18。
[14] 周祖平、余学奎:〈《论语》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及其意义〉,《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第1期,中国: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出版社,2005,页46~48。
[15] 饶玮:〈《论语》与成语〉,《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5期,中国:重庆教育学院出版社:2005,页23。
[16]周斌主编,《成语大词典》,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页238。

[17] 周斌主编,《成语大词典》,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年。
[18] 如上,页826。
[19] 如上,页874。
[20] 如注15,页1100
[21] 如上,页885。
[22] 如上,页902。
[23]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中国:商务印书馆,2005,页331。
[24]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19次印刷,页155。
[25] 转引自饶玮〈《论语》与现代汉语〉,如注15,页25。
[26] 陈鲁豫:《心相约》(新版),中国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6,页19。
[27] 如注23,页29~30。
[28] 高志明,〈《史记》语言的四字格结构〉,刊于《襄樊学院学报》第27卷第3期(2006年5月),页77,中国期刊数据库,www.cnki.cn, (10/8/200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