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

(53)爬山的日子

(53)爬山的日子

我永远都在默诵
默诵凡人听不到的歌词
众星伴月,虫声唧唧
我是对月诵诗的人
诵出生活的泪水

隐居物价指数中
日子迅速飞逝
留下串串叹息
通膨、薪调
我是老马
尽量抬头
向远方眺望

物价指数如沙巴神山
汗流浃背的爬山者
把泪水挥成镜花
把叹息揉成水月
把别人听不到的歌词
藏于深山
(1994年4月30日发表于星洲日报)

(52)致吉祥书

(52)致吉祥书

有你的地方一定如意
吉祥,从政多年
你塑立了为反对而反对的形象
九十年代了
不能斩了徒弟再砍徒孙吧
把尖锐收进枕带
它会伴你入梦
梦中,昔日的绚烂
是你横飞的口沫

九十年代了,吉祥啊
首都已成车龙基地
景物已非依旧
你却依然
待解决的问题忒多
你发出的战书
已随古龙逸去
你非黔驴,难道技穷了吗
风中、雨中、狱中
谁能解你忧戚?

有你的地方一定吉祥
也许这是我的错觉
也许你根本就忘却
甚至不懂
从政
必须活得写意
如在黄金屋中
安详
脑满
肠肥
(1994年6月15日发表于南洋商报)

驿站

(51)驿站

生日是迈向永恒的驿站
前眺,嗷嗷的生命待哺
回首,不羁的年轻岁月待捕
待哺的小小生命,颢儿名之
待捕的年轻岁月,名以虚度

而立以前,蜡烛两头燃烧
今日以后,串串喜悦向我招手
时间高楼越高,铜臭味越令我精神抖擞

吾发已星星
临镜,心惊不是杨牧的专利
自照,雪白不令东坡专美
白即是智慧
智慧即是美
美即是永恒
而永恒 即是重叠的生日
(1994年6月21日发表于星洲日报)

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

《夜观星象》(诗集 )

《夜观星象》(诗集 )
谢川成
天狼星文津(1)
天狼星出版社
初版:一九八八年七月
第二版:一九八八年十月

序文;

枯树期待嫩叶
---谈谢川成的灯火意象与即物手法


第一辑:我是枯干底绿意
(1)窗


瞻望旗月是我的天职
有时很想闭上我的眼晴
再也不管窗外的风景
窗内的憧憬
非常讨厌看到一再发生的事情
年年月月
世世代代
我恒望着远方
烽火突爆也好,月光炫耀也好
眺望与期待之间
无声与无奈之间
我是不懂悲喜不知所措的日记簿
记载着
一些些跫音



(2)方向

枯树期待嫩叶,在你的花园
你从屋裹走出来
坐在树下忧郁
月已高升,我想说
也许我应劝你去看诗
或找个地方静坐,神交一下
在东篱采菊的渊明
明天是一树的凋萎
一种结束后的开始
你已察觉到
期待不仅是一种手势
也是生命的印证
这是你依循的方间,允许我
告诉你
沉默和肯定
就是生活的保障

(3)我是枯干底绿意

如果你的手持着一朵枯萎的花
不妨把它放在窗外的雨里
让它在潮湿的午后
流露最后的绝艳
也许我还应告诉你,每一朵花
注定要在凋谢的瞬间,完成永恒底身姿
在无数个风吹雨打的劫里
终结一则完美的兴亡故事

如果你的手持着我枯乾底躯壳
无需怜悯
风里,雨里
我是枯乾底绿意

(4)须臾的爱

然后以整生的爱
点燃一盏灯
我是火
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椽故
一一洛夫:因为风的缘故


你是倦于飞行的,一只鸟
偶然栖息,在
我家屋檐上

我慢慢问你逼近
在闷得令人昏睡的午后
你蓦然惊觉
猛扑,向我撒开的网

我们是不该邂逅的鸟和网
偶然相遇
本不该有爱

一张破烂煽的网,我是
怎麽也拦不住欲飞的鸟的
除非鸟愿留下
把须臾转化
成永恒

(5)小小书签

你默默为我繍一张
小小书签
一颗完美的心
永远快乐,永远的爱
在圆心

那里有亭台
有树林、有河水
只是少了我们的
踪影
让我们携手共进吧
让我们唱一首快乐的歌
或者
埋首写诗对吟
抑或
告诉你
我底心湖涌动
为你
沉潜
你知道的
千万年后
涌动的爱将成为
沉潜的记忆
如素白的婚婚纱
静静地躺在
尘封已久的
旧衣堆里
无人观赏
只有岁月
握一把刀
悄然把曾经涌动的爱
切成历史片断

(6) 书具情诗

如果我是纯黑的墨汁
你是洁白的纸
我俩黑白相对
必须等待
一一支笔
彼此才能构成
美丽的书法

(7) 生 日 歌

生日是一盏奇妙的灯
灯前,你伏案炼诗
灯后,你追忆往昔
就煮一碗面
吃两个生熟蛋吧
所有的希冀
会化为一只扑灯的蛾
灯息以后
牠将扑向
另一盏灯

(8) 心中湖

在我的心中,有一个湖
湖中有个小亭
亭中有入弹琴

有一个湖在我心中
常常涌现不同的景色
有时湖波汹涌
有时静若处子

有一个湖,在我心中
湖中有一小丹
丹上有两个人
携手
共筑一个小小的宇宙

(9)额前书

我努力与时间竞跑
追求创新的记录
光滑的额前
总有许多车轮的痕迹
如跳跃的音符
在睁眼闭眼间
我驻守的驿站
怎样也挡不住
古老悠扬的乐声
轻轻细听
沧桑已尽
残痕斑斑
昔日疾飞如流星
f留下刺眼的
曲径

(10)听影

影子悄悄到来
以最细最细的声音
告诉我
她的困境
她说
她不怕流言
更不畏惧世俗的嘲笑
影子最怕没有阳光
阳光里有她的生命
她的爱,以及
她的一切


(11)音乐是一种多余的喧嚣

一场寥落的早雨
来自一把火炬
两颗燃烧的心灵
拥抱以示沸腾的寒沁
音乐是多余的喧嚣
我们相拥而泣
那不是诀别,而非盟誓
一把自张的雨伞
从火光中飞出
遮盖来袭的风雨

时间已过午后
居然还有些断续的雨
带着微凉的灼热
在我们身边疾逝
你是闹市里的宾馆,期待贵人
专一的投宿者我是
迷失,我们就这样
构成一片惑人的风景
在炎热的伞下
在温暖的弧形天空
我和你快乐地迷失
音乐是一种多余的喧嚣

遭遇依然下着
向每位驻足的晨运者
低诉
蒸沸如冰的爱情故事

孤飞的旅雁
能承担多少寂寥与哀怨
木然的河川
为何坚持那平静的水面

为了一个迟来的梦
冰山在刹那间溶解
曾经冷漠的面貌
是汹涌的波涛
奔流如山洪
那时尘封已久的感情
几重回忆
多少温馨
你的心情是一杯苦涩微甘的茶
雨仍在深深浅浅地下着
音乐不再是甜美的语言

这就是期待中的良辰吗?
早雨来袭
音乐只是一种多余的喧嚣
一切静止,在拥泣中
因为我们毕竟恨晚
因为我们不敢向前瞻望
没有人能分享
我们的夜色与早雨

永恒啊!我们曳航追寻
带着一卷情诗
你的秀发忽然蜕变
原来
这就是我的
一生一世唯一的心事

注:本诗收入于唐祈主编:《中国新诗名篇鉴赏辞典》(中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页744-747。诗末附有陈剑晖的《鉴赏》。

(12)夜雨来访

午夜雨来访
沉思、独饮
望向信箱
寒意划过
如抢

空寂
没有东西可填满
犯不着忧郁嘛
反正
夜雨来访
如旧友道沧桑


(13)我是沉寂的木鱼

我是沉寂的木鱼
在热闹的极乐寺
静卧
如无人敲打的洪钟

诵经人不来
旅客来了又去
从不驻足观赏
木制的残躯

我是沉寂的木鱼
自溺于无声的世界
静静地抗议
来往的生意

(14)来不及说再将见

时间有如一辆巨型巴士
停在我们前面
我们被迫上车
司机匆忙开行
向回首向大家挥手
巴士已过万条街



(15)展读灯火

我甚至不知如何展读灯火
生命都快逸去了

我不知如何展读灯火
天都快亮了
是谁
在远处朗诵
一首激昂凄楚的诗


第二辑:理想的城

(16)读书人

我们是一群道道地地的读书人
有一股傻劲
转向线装书致敬
所谓时代的责任
无非是时下流行语
什么家事国家天下事
非我们所嗜
说真的
多写几篇学术论文
才有意思
什么突破困境、华人大团结
与我们扯不上关系
我们要的是永恒,是不朽
惟有书,注疏古书
你我才能名声显赫
辉耀千古


(17)致知识分子

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在这里
你的动向最具争论性
埋首研究、注疏、考据
你以冷眼投射时代
理性,但是不安地
活在沉默里

有人惭愧地摇头如不认罪的囚犯
不为什么,雪亮的眼
经已分辨不出
鱼目或是珍珠

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言论薄弱的年代
眼被蒙住的年代
知识分子最无能最懦弱的时代
是的,五年以后
你总该又加了好几次薪
坐断了几个端午
衣食不愁,住行不忧
你将惊见
这儿已成荒原,成异乡
芬芳不再,光阴荏苒
只有你
只有你那没有文化意识社会良知的驱壳
才能适应


(18)美丽的小世界

走过这条小径
你就能抵达
心中的美好世界

这世界
美丽如世外的桃源
恬静如寡民的小国
里面有几座大厦
一为学堂,一为办公室
另一为住所

现代以后
到处喧嚣
噪音如雷响
快被震聋的是
你的耳朵

在荒凉的廿一世纪
有人大谈文化重建、政党团结
有人狂唱胡笳十八拍
而你
在凄厉的歌声中
听到声声暗泣

你是不被接受的异数
还是赶快走向小径的尽头吧
那里有你的知音
等着你
等着你把噪音
狠狠地
抛进荒凉之境


(19)华胥之旅

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华胥
徒步不能至
车船飞机
也不能

弇州之西,台州之北
在那里
没有君主
没有独尊的人
憎厌、爱恨、忠叛
更是陌生的词语

华胥之人
入水不溺
蹈火不灼
切而不痛
腾云空中
止于虚空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风景
文化灿烂如春夏
恬静,是生活的彩霞
无须顾虑什么广告条例
或大蓝图的影响
也没有舞狮拿不到准证的问题


(20)理想的城

若要筑一座城
理想的城
我们必须赤裸
以纯真,走进
美丽的小世界

若果你愿意跟着我
请不要犹豫
也无需回首
清带着激情与爱
作用一城新的无奈

我们必须爱
城中花草树木
爱宁静与安详
爱那一栋垂直的空间
那一座城,理想的城
是文明以后
人类的新居
在那里
没有历史的教训
一切从现在开始
一切为着未来人类的生活
而设计


(21)文房四宝


你每天都在期待
期待一种新生
纯白太过单调了
你说
你需要狼毫笔为你
为你带来听说是最好的徽墨
然后轻轻地吸吮
让笔成为媒人
把你绘成
一则家谱
流传后世


我是刚硬的狼毫笔
健劲、有力
直率,爱听人使唤
就算是把我洁白的身躯
插入黑暗世界
我乐于承受一切命运的安排
因为我没有选择
我的身体必须被玷污
才能重生
受伤以后
我以黑得发亮的形体
在手的指挥下驰骋于四方国度
来往构成一页
中楷


你的前身
是松烟与油烟
分别侍奉书与书
曾经闪射蔚蓝与纯黑的色泽
现在你是微墨
在砚台上受尽折磨
你渴望清水
更盼望磨墨者
磨时能惜玉
重按轻磨、快慢有致
你才不会吐沫
才不易软化
你的叹息细腻
偶然被攻击
你回报以一声
轻响



我的兄弟众多
玉砚、陶砚、石砚、瓦砚、砖砚及磁砚
你们的身躯极不相似
有方的、有圆的,还有
长方的
我是端石砚
砚中大兄
身价高昂
脾气最坏
只要主人用后不提我洗澡
我将尽力破坏墨的色泽
甚至发出臭味
因为我爱洁净
因为
我石砚的贵族


注:本诗荣获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主办第一届现代诗奖。

(22)为孩子上香

一场浩劫在我的失望中
闪电而至
我是迟归的守成人
我们的城
在人们的争权、夺利中
失 陷
残缺的城门深锁
快乐似乎不可能
庙堂的钟声响了
我要赶紧回家
烧一束香
给 神
以虔诚去筑一栋房子
为我的孩子
设计新生活
一九九〇年
城市似鬼境
我握着一束香
踏着满地忿懑与不平
悼念流失的权益
在诵经声中
我跪向



(23)垓下之战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你受围困于垓下
项王
昔日麾下数十万
今日八百余
时间击败了你吗?
你的名字尚年轻
溃围、斩将、割旗
如垂死的溺者
再也没有城墙
再也无须肩负
古老苍茫的历史
千里长的呼号与不甘
来自你心中
一朵白色之花就这样绽开了
你看见吗?
乌江哀鸣
冷月斜挂
追兵喧哗
一声天之亡我
轰然倒下的是
一座武力山


(24)车子

不知何时开始
我已成为现代人的脚
走向东,走向西
我市一匹驰骋于大道的
四角铁马
从不怨恨
只是偶尔罢工,乘机喘息
我恨
我恨时间那残酷的牧者
把我赶到现代
从奢侈品到必须品
我已丧失了高贵的身份
身价虽然日涨
而快乐啊,似烟一般被风吹走了
有时真是厌倦
好厌倦日夜奔波的
现代生活





(25)日子

日子是一条细细的绳
牵着我的头发,逼我
一步、一步
一步接一步
走向死亡

日子是一座桥
我在桥这端
而那端,是永恒吗?
我不敢肯定
我要肯定的是
如何美好地过日子
如何练好千斤锤
稳稳站立,如山
是日子的绳
再也牵我不动






(26)屋子

非常想望
拥有自己的屋子
宽敞明亮
温暖,在屋里
快乐,在屋里
幸福,也在屋里
我的家
是诗与琴音加上书与书法的总和
我是游子
经已倦游
经已想望栖息
想望拥有自己的一间屋子
自己的一个家
洗净所有书架,当我闲暇
在那么一间小小的大厦
共筑我们的一个家






(27)家常便饭

请来吃顿便饭
请别客气
举箸吧
把粗瓷碗中的岁月
及辛苦
加上暮色
一起吞下

你不是个典型的现代人么
是,又如何?
现代人总喜欢飞黄腾达
可是啊
发达以后
还不是一样要伸手掬汤
举箸夹菜?
人需要进食
就如车需要燃料
如果有一天
我们的碗中
只剩下泥土和花草
缸中无储粟的渊明
一定笑得很开心


(28)方丈

其实做方丈是件非常过瘾的事
你们知道吗
趺坐、修道加上听报告
是我的日常功课
庙里的事务无须我操心
重要的是不要常露面
让来往之游客觉得
我是勤于修道、一心向佛的
高僧

(29)士农工商


令人惊讶的
不是独到的见地
不是有系统的研究
更不是著作
而是
我们的处境

当金钱在热闹的街道行走
不禁茫然伫侯的
是一群无力缚鸡的
读书人

这世界犹如一个没有终止的梦魇
智慧渐行渐远
留下那么一点不肯熄灭的光
印着我们
追逐,追逐,我们
在无涯的孤独中
在无尽止的长跑中
在温暖的冷漠中
缓慢地
如虚脱的运动员
倒下
死亡



日出而出
日落而归
每日
日升日落
耕作回家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不曾想过公共假期
我们没有,没有
自己的闲暇
我们的一生
都浸在阳光雨露中
汗水中
清爽的风中
日日夜夜
年年月月
一季又一季
撒种又撒种
我们辛勤地灌溉
城市人的饭碗

我们以整辈子的汗水泪水
灌溉干涸的田
因为我们是佃农
因为五行欠金的缘故



我们是忙碌的
我对风说
风自个儿在吹
烈阳底下
我们的汗水
被风吹干
我们忙于建高楼
大厦、天桥、道路
粗糙的一双手
是岁月的脸谱

有人说
蓝领工作太低贱
又脏,时间又长
我们日日勤奋如常
快乐如常
只要家里温暖
孩子无须挨饿
我们已心满意足



等了几千年
我总算出人头地了

我的左手握着计算机
右手拿着账单
一张一张地计算
我活在数字中
衣食住行
无不精打细算

没有人,没有人能了解
我的心情
当募捐者来到面前
当有人劝我多做善事
我的心好冷啊
如霜雪,如大海中的冰山
我已习惯
热情不再
慷慨不再
热心公益不再
因为热情需要代价
慷慨也只获得那么一点名声
热心公益不能带来利润

我活在数字中
以一、二、三
支配生命
没有什么嗜好
一生只与
亲切、可爱的
金钱为伍





(30)辞书私语

(一)现代华语词典
不知什么时候
我开始横行了
如螃蟹
不自然的向右边走去

向右行是必然的
请不要阻扰我
不怕陌生
更无需惊讶
只因为我的住所已刷然一新
等我
报导死亡和诞生


(二)辞海
你知道吗?
那些新来的将士
相当不识时务啊
忘了方向
走进洋书的故乡

我实在无法忍受新人的无知
来自上游
我将直冲南下
纵横南北
开一条
血路


(三)王云五四角号码词典
友侪旦夕担心被逼斜行

我从不为这些俗事烦恼
管他直行斜行
我是我自己,惟独我
四角悬挂着幸运数字
恒常如此
直行或斜行
我仍然以四角神技
守护
日愈败坏的方块



(31)电风扇

太阳猛烈地抽出汗
我没有憩息的机会
旋转复旋转
倾出一些清凉

我的乡土
无从张望
根在空中
空无
俯视
等候
慈祥的一按
如等待再生
助我旋转
溢出一点想望与爽凉




(32)分段诗三首

(一)听潮
整个夜晚,我们坐在用期待与亲切砌成的椅子上,倾谈着一些书页与风雨,直率、坦诚,这是我们第一次聚首,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七日。夜,寂静,如千年不移的岩石。海潮不甘寂寞,推着夜间的水,努力湧向我们。我们毕竟是要出发的,这样深夜听潮声,夜空广阔得令我们惘然,但不要紧,多少怀疑与不安,终会像雨水一般,溶入泥土。因为我们果敢地守望,来自苦难是一种成长,我们毕竟是要出发的,不管潮声末端,是理想还是假想。

(二)秉烛
一个老人秉着一支蜡烛,来回在厅上走着。她的神情肃穆,似在沉思,又像在找寻什么。烛[火摇曳,夜风吹拂。老人以浓重的步伐慢行。 好奇的孙儿奔向老人:[爷爷,我怕黑,开灯吧!] 老人抚摸孙儿的头,说:[孩子,黑暗是光明的前身啊!] 夜风吹拂,老人小心护着烛火,孙儿再问:[爷爷,为什么你拿着蜡烛?] [孩子,我就是即将熄灭的烛火啊!


(三)中秋怪谈
妈妈用力切开双黄月饼,馋嘴的弟妹都抢着要有蛋黄的一边。可是,月饼切开以后,蛋黄不见了。妈妈拿着刀指着祖母的照片说:[快还我双黄,孩子要吃。] 祖母笑了笑,吹了一口气,两粒蛋黄在空中飞旋。突然一声巨响,祖母的相架掉了下来,镜片全碎,本来飞旋的双黄竟落在祖母照片的两边,裂开,两道水进射而上,壁上印着两个字:[中秋]。






第三辑:夜观星象

(33)扑灯

偶或我会警觉
自己像流星一般陨落
自天际
似乎我的存在只是火花迸烁的刹那
然后是死亡,然后是重生
只要志节犹存,智慧尚有光辉
我愿是一个凡人
逐无涯,以有涯
如一只飞蛾
固执地扑向灯


(34)气候

请不要用失望的眼神望我
这是我跨出的第一步
一种未成熟的生涩
前面是风、是雨、是晴朗
谁知道呢?
踽踽步向疲惫
负载着那么多那么多的雨露
让寂寞焚成衣焰灯火
让我的手
掀起一种气候


(35)购买命运

不管命运索价多高,我总的买一点。
海明威

朋友谈到命运的买卖
价钱高昂,高不可企
那是无价

无价又怎样呢?
到底你是购买不起命运的
连一点也不能
你唯有叹息,无奈地
迎迓
那自高处沉沉下俯的
夜色或是晨曦


(36)独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一只离群的鸟
背着同伴
昂扬地向东方飞去

一朵孤独的云
在雨后的天空
悠然飘过
你在暮色的窗下,坐

彩虹


(37)神话

无声而至的是
神。祂的右手一扬
列车便驶向右边
左手一指
黑烟即成白雾

神要来的时候就来了
始终敲不敲都无所谓
反正
凡是烟火处
神都在进餐


(38)菖蒲记

这是南方的一则故事
在南方,每一条河流
都流向历史的方向
诗人啊
你恒在前端引路
五月的江水
纵使厌倦
也不会忘记
继续,继续把楚飘到下游
把乡塑书城一个端午

端午的故事便是你的故事
渔父啊
你从何处来,何处便燃起了灯火
灯火是你唯一的传递,正如
高蹈是你唯一的凭籍






(39)诗人之祭

你来自无边的冷酷与痛苦
戚戚然
投影在死亡的长廊
已濡湿的散发
呈现你底哲学
在江中
在冷与死寂的汨罗
有人哭泣
泪水模糊了江水
爱心已沉陷
万涛骤起
千里雷啸

大石般垂下,沉沉,是你
如星殒
宇宙以陌生的手势
拥抱你


(40)不如归去

洪水忽然爆发了
怎么办呢
望帝,快叫鳖灵去治水
快,快给人民平息祸患
一切平静了
望帝
为什么要隐退
隐遁在山林幽邃里
苦苦思索那些流言
含冤,泣成一只社宇

年轮流转流转
不如归去吧,不如归去
禅让带给你的
只是羞惭与悒郁

鲜血
自你口里缓缓流出
只一声不如归去
天地便昏暗了


(41)石头记

听说高原的最高处
住着一块岩石
远离喧嚣的世间
在这顶峰
让空寂与绝响
去感觉一种存在
占有这一点点空间,也许就够了
就算被人间遗忘

我是第一个造访岩石的客人
不带什么给它,它也不会期待什么的
我知道
我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如一对情人,一起
掌握一种生命,追求一种存在
任行云逸去,流水无踪
任一切金光回旋在默然的呐喊里
呼呼吼吼,空空恫恫
我们将劈碎自己
锵然落地
让世纪去收殓

(42)七夕

今夜我们在鹊桥上相会
恐怕只有断肠后的喜悦
七月
总是短暂的
如果是爱情
这应该不是我们的选择
今夜我们相聚
歌是不唱的了
体内那股辛酸,流动
如波澜,滚滚,在天河
有谁能懂得这份心情

没有什么可希冀的了
因为希冀总是枉然
不必思念
因为思念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习惯





(43)月光寒

夜的双手有多长
月的眼神就有多哀伤
一盏黑暗之灯
引我们走入
时间的通道
岁月,原来只是一抹倒影
仿佛空虚
却又绽开许多
今世的风景
前世的镜花
在人们的惊讶中
呈现
昨日的飞天镜
今日地球的卫星





(44)奔月以后

奔月以后
传说便不再美丽了
圆圆的月
炫耀远远
该死的是阿波罗
撕碎了嫦娥的脸

圆圆的月
在冷和安静的遥远
你叫悲伤
曾经守护着海洋
在李白的诗里
你叫明镜
曾经照耀古今









(45)坐看云起时

湖是一面镜子
镜中有月
月中有千树的倒影

谁的歌声
自水尽处传来
不断奔流下去
不复回

湖上小舟
任意漂浮
一切只为现在准备
有人忽然收拾起水声,静坐
等待风化,希望
成云影



(46)一茎摇曳能承担多少忧愁

你是一朵没有跫音的孤云
轻轻地,背着所谓的等待
沉沉地,把整个自己跑出来

你是一朵没有跫音的孤云
空中的每一隅都是纵横的鸟迹
地上的每一隅都有你犹豫的故事
而飞去的微笑,冷硬,如逝去的昨日

那么多那么多的苍翠
那一片属于你?属于我?
为什么不告诉风
你的追寻总带来幻灭
你的想望总砌成厌倦

而你就把云孤绝起来
年老时
至少可以回味那没有所谓热恋的年轻
注:诗题取自周梦蝶诗句,不敢掠美





(47)黑烟与花园

凭栏远眺
无尽的天空与我之间
十字架与我之间
一缕黑烟上升
在我的眼前

黑烟,你究竟是什么
在风中消失的
在雨中消失的
燎燃了我
不可压抑的怒火

一棵多枝的树
被风雨冲离了泥土
我伸出僵硬的手
捉住一块叶片
捉向无数的诗篇

凭栏远眺
我为大众的沉默彷徨
眼前分明是十字路口
告诉我,亲爱的
哪一个方向没有黑烟
哪一个方向有美丽的花园


(48)道德新论

廿世纪带着焦急的心跳
走向更年期

道德已崩溃
没有人比卫道者更伤心
他们在副刊杂志
发掘传统道德的影响力

更年期的廿世纪
生命本质变了
灵魂潜伏在情欲与暴力的甬道
惘然若失
原来
现代人要求的
所谓生命的真义是:
多看几卷色情录影带
吸取所谓的生活经验,人生经验
寻求人类
一丝不挂的
纯真


(49)死亡新论

当你死时
请把自己吐出来
让别人常常死的滋味

一颗心停止跳动
英雄不再与美人恋爱
情侣开始吐出不烂的石
百年的羞辱
再也呼唤不出
一双眼睛
暗淡如苍白的月
再没人注意的一刻
悄然合上
你坚持走向泥土
你是必死的族魂
管他名族自尊,名族大义
你固执地
掘坟自葬

当你死时
请把自己吐出来
告诉你的族人
放弃就等于死亡
放弃太多
自己墓穴已不知去向


(50)夜观星象

凌晨三点
夜在移动
星子们还是那么努力地闪着

一群守望的人
守着星空
等了好久好久
什么也没有发现
夜在移动
一如时间那巨龙
在星光之夜疾飞
没有旗帜,没有声息

我们不妨耐心地守候
向太阴,星群以外搜索
最遥远的天河
夜在移动
静谧中有一点水声
我们思索水声与星光的关系
关心不再拥有的
真的,失去的才珍贵
我们只能在黝黑的河面
静观曾经灿烂的历史
冷冷地注视
巨龙吞噬甘霖与雾

夜在移动
河水开始不安地摆荡
守望的人疲惫得需要梦
只有星子们
还是那么努力地闪着
每一闪烁就是一页历史
一闪即逝
似乎什么也不曾发生
由蕴藏着那么多
那么多惊呼与死亡

2009年8月1日星期六

从义理分析到文明治疗

从义理分析到文明治疗
――《论语》研究的方法简论

谢川成
学、政治、社会、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主张,乃研究孔子思想最权威最可靠的经典。《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与章之间亦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有些章节在不同的篇章中重复出现。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这些年来,研究、注疏、解释、评论《论语》的人不计其数,有关的专书可谓汗流充栋。日本学者林泰辅博士的《论语年谱》列录了三千多种各类研究著述。如果加上散见于别的书籍、学报、期刊的大量资料,总数必定超过三千。钱穆统计:“关于研究《论语》的书籍,殆不下五六百种。”[1]程树达《论语集释》中征引的著作就超过六百种。研究者学派颇多,视角不一,立场各异,陈哲夫说得好:“作注的人,思想水平不同,思想主张不同,他们对《论语》中的文字的理解也有不同。例如朱熹是儒家道徒,他的《论语集注》中的孔子是地地道道的儒家祖师爷。而魏之何晏崇尚道家,他注释《论语》是用道家的观点看待书中的言论,他的《论语集解》中的孔子,俨然一位道家。”[2]无论如何,这些研究各俱千秋,要详尽梳理,真是难乎其难。论者于本文将尽量将各种论著稍加分类,并简述各种类重要著作之要点,希望能够概括研究《论语》的发展脉络与方法,后面部分则建议在新世纪研究《论语》应有的方向。

二、注疏译释型研究

“注”,灌注也,取义于水。经典意义深远,没有注释,读者难以明白。段玉裁说:“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注。”[3]简言之,“注”就是专门解释经文字句的注释。打个比方,水道阻塞,必须灌注而后才能通畅一样。
“疏”即疏通,乃在“注”的基础上再加以疏通,后代学者为了帮助人们读懂汉朝学者的“注”而作的解释。“注”只是注释经文,“疏“则是既解释经文又兼解释注文的一种注释。“疏”的特点是旁征博引,文字流于繁琐冗杂。与“疏”相近的是“正义”,纠正前人解释的意思,亦即在各家注释的基础上有所裁正。“疏”和“正义”实质上一致,不同的是,“正义”是奉昭更裁,属于官修,而“疏”则是私人所写的注疏。例如,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等。
“正义”也称为“义疏”。“注”、“疏”和“正义”是古书注解的重要体例。
研究《论语》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论者发现注疏译释型的研究最丰富。李泽厚曾谓《论语》注家“据说有二千多。”[4]这种方式一般“按照《论语》的篇章结构,对《论语》按顺序作出注释,译文。通常版本完善,注释详尽,译文通俗。”[5]从汉代至今,注疏《论语》的人很多。可惜的是,汉代学者注疏的《论语》,“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注为较多。”[6]这类研究中,比较早期而又可靠的是东汉时期郑玄的《注〈论语〉》。
郑玄的《论语注》,根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共有10卷,到了北宋已经亡佚。今天还可以看到的,只有残存的唐卷子本和辑佚本。所谓唐卷子本,指的是唐代官府收藏的版本,早已亡佚。敦煌石窟所藏的二万五千多卷帛书中,大部分是唐卷子本。遗憾的是,这些资料大多已被英国的斯坦因和法国的伯西和偷走了,剩下的也无法寻找。目前残存的,根据谭承耕的记载,也只有1967年、1969年在吐鲁番古墓中出土的《论语郑玄注》残卷、日本人赠给罗振玉的《论语子路篇》残卷、法国人伯西和送给罗振玉的《论语郑注述而至乡党》的残卷。至于辑佚本,其实是《论语郑玄注》的辑佚工作。从宋代到清代,比较重要的辑佚著作包括:宋王应麟辑《古文论语》十卷;清袁钓辑《论语注》十卷;清孔广林辑《论语注》十卷;清宋凤翔辑《论语郑氏注》十卷以及清马国翰《论语郑氏注》十卷。
自汉朝至近代,为《论语》注释的人颇多,请看下表概览其貌:

序号
朝代
注释者
1
汉朝至南北朝
共有60多家,比较著名的是:
汉代:孔安国、马融、郑玄、何休等;
魏朝:王肃、王朗等;
蜀:谯周;
晋:卫瓘、谢道韫;
南北朝:颜延之、皇侃。
2
隋唐
陆德明、韩愈、张籍、李翱等
3
宋朝
程颢、程颐、张栻、吕希哲、、苏轼、苏彻、王安石、刘敞、陈祥道等。
4
元朝
齐履谦等约二十家。
5
明朝
胡广、陈士元、周宗建等十余家。
6
清朝
研究者很多,接近80家,如:崔述等。
7
近代、现代
康有为、廖平、叶德辉、罗振玉、章炳麟、杨伯俊、许志刚、唐满先、刘浩、傅佩荣等

注疏译释型的研究到了现代还有人进行,其中佼佼者是杨伯俊。他所撰写的《论语译注》比较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使用,也为研究者提供较好的参考资料。论者手头上的是1958年由中国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版本。杨伯俊乃当代汉语语言学家和文献学家,对古代汉语、语言学和文献学的研究贡献良多,也从事古书训诂的工作。他这本《论语译注》用现代汉语对《论语》原文进行翻译,也对其中某些关键词语进行注释、考证,最后还添加 “余论”。简言之,他译注《论语》的三步曲是:译文、注释、余论。译文部分用纯正的白话文,都能把原文翻译得很清楚。然而,作者坦言“古人言辞简略,有时不得不加些词句。”在书中,这些词句用方括号标出。例如,《为政2.4》的翻译是:“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得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了;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了;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自然地】不跃出规矩。’” [7] 译文中有三个地方是加了一些词语,以让译文流畅。论者觉得这些词句是需要的,毕竟白话文与文言文不同,不加上这样的词句,原文的意思就比较难以理解,也容易被误解。
注释部分除了自己下注以外,杨氏也喜欢引用古代学者的注释,偶尔还作比较,最后自己作一番结论,断其优劣。例如,在注释学而篇第六章的“谨”字,杨氏这样注释:“谨――寡言叫做谨。这一意义的确定,崔述的《论语余说》已发其端。杨遇夫先生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一和《论语疏证》卷一都曾详论之。朱熹谓‘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谨属于行,信属于言,未必可信。”[8]在这里,杨氏引了朱熹的说法,并指出其说法未必可信。杨氏认为朱熹是个唯心论者,在集注中刻意利用注解来阐述他自己个人的哲学思想,因此出现不少主观片面的说法。例如,朱熹喜用“理”、“天理”等字词,杨氏评曰:“《论语》没有一个‘理’字,而朱熹在《集注》处处都是 ‘天理’、‘理’诸字。”[9]简言之,杨氏在注释中,“注意的是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方式、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和风俗习惯的考据等等,依出现先后以阿拉伯数字为标志。”[10]
本书译注的第三个部分是“余论”。据杨氏所言,“余论”有时整体概括章节的意义或某些重点,如:学而篇第一章,杨伯俊写的余论是:“这一章是孔子叙述求学的方法和态度。’时习’是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态度。”[11]有时对某些方面加上不便放在注释中的必要解释,如注释《学而•十一》之后,杨氏在“余论”中这样补充:“孔子这一段话与其说是对一般人说的,不如说是对当时的诸侯和卿大夫说的。孔子认为,当时的诸侯卿大夫常常轻易地变更旧日的制度,而这种变更的结果,坏处多,好处少,因此说了这番话。就这一句话,在后代曾被不少政治家利用过。”[12] 类似的解释当然不能放在注释中,唯有通过余论才能够作合理的补充。

本书前有一篇导言,分四个重点论述: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由来;二、《论语》的作者和编著年代;三、《论语》的版本和真伪;四、我们应该如何来读《论语》。这四点都是有关《论语》的基本知识,对初学者很有帮助,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启发。不过,第四部分力批陆九渊和朱熹的观点则失之于武断。如果说陆、杨二人从唯心的角度注释《论语》是不对的,那么杨氏自己“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去分析它”的说法也有流于表面之嫌。
本书的特点是书后的《论语词典》,共104页,对《论语》中出现的词语分立义项,说明含义,而且还举例为证,并标注每词每义的出现次数,对语言研究者很有帮助。例如,“其”字,在《论语》中出现过254次,共有八个义项,但频率并不平均,详情如下表:
序号
义项
频率
例子
1
代词,他,他的,它,它的
181
其为人也孝悌(1.2);
事父母能揭其力(1.7)
2
指示代词,远指,那,那个
17
其斯之谓与(1.15)
3
指示形容词,那
15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3.17)
4
副词,表不肯定的推测和拟议,殆,怕莫,句尾一般有疑问语气词“乎”或“与”
16
从我者其由与;(5.7)
尧舜其犹病诸;(6.30)
回也其庶乎。(11.19)
5
副词,表示将来,将
6
桓晖其如予何(7.23)
6
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3
山川其舍诸(6.6)
7
同“之”
2
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13.15)
8
问句中的语气副词
14
奚其为为政(2.21);如之何其废之(18.7)

作者这样将词语的义项分别解释,为读者提供了参考的便利。古文有许多重复的字,必须从词本身的意义、用法上加以分类。
《论语词典》与《译注》相辅相成,杨氏的做法是在注释中详细说明的,在词典中就简略说明;反过来,在《译注》中不完整的,在《词典》里头便详细补充。
本书博采古今学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加上己见。他在注释时尽量对原文中的地理沿革、名物制度、历史知识、古代民俗等解释、考证和交待清楚。他的语言学背景使他在译注时特别注意字音词义、语法修辞规律的说明。凡有疑问者,他必定论证清楚。《论语译注》能够成为许多大学的参考书乃因作者“突破前修,独树一职。”[13]
三、集解集注集释型研究

“集解”是汇集众说而加以解释的意思。与“集解”相近有“集释”、“集传”和“集注”,意思接近,都是古书注解的另一种体例。注解《论语》的人不只一家,所以,后来的学者把早期各家对《论语》的注释按照一定程序汇聚在一起,还加上汇集或汇释者的注释,就变成所谓的集解、集注或集释。
《论语》的集解或集注,比较著名的是三国魏朝何晏的《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的《论语集解义梳》、宋朝邢邴的《论语注疏经解》、宋朝朱熹的《论语集注》、清朝刘宝楠《论语正义》等。钱穆认为,何晏、朱熹、刘宝楠三人注释《论语》的著作可代表各个阶段的《论语》研究。蔡尚思同意钱穆的看法,并补充地说“何著带些玄学派,朱熹代表力学派,刘著代表汉学派(古文经)。”[14]这类研究的优点是将各家的注解汇集在一起,便于集思广益,读者也能够了解众家之说,择善而从。
在魏晋南北朝,注梳译释《论语》的人大概有六十多家。何晏、王朗、王肃、谢道韫等是魏晋时期的学者,而颜延之、皇侃等则是南北朝较著名的论语研究者。其中最有名的是何晏的《论语集解》以及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梳》。
《论语集解》共有十卷,包括序文和正文兩大部分。序文简单介紹了《论语》流传的情況,还说明了為《论语》作注的几个人,最后夫子自道作《论语集解》的目的在于“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正文部分依《论语》的篇章,加以注解。何晏集西汉以來多家论语校本以及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等名家的训解,考其得失,博采众长,并附以新义。对于前人的注解,何晏在引文前注明“包曰”、“马曰”、“陈曰”等字样。对于其中比较好的说法,作者为之下注,对于欠佳的言论,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用一个“曰”字,以示区别。所以,《论语集解》乃何晏集汉魏名家论语古注编撰而成。令人惋惜的是,這些古代注本皆已亡佚。因此《论语集解》已成为今天所存之论语最古注本。本书的价值之一是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大概了解汉魏时人注释《论语》的状况。另外,本书“虽然加进了玄学思想,但这种情况为数不多,所以《论语集解》德科学价值颇高,后人多在此基础上作疏。”[15]当代学者汤化这样评论:“这本集子,不拘家法,兼采众家之说,去东汉经学家琐碎寡要之短,取其训诂章句之精,又申之以自己的学说见解,颇能代表魏晋经学的风气。再加上何晏等人的政治、学术地位,因此在当时乃至东晋、南朝的南方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16]何晏这本书最早收录于《十三经注疏》,但是其单行本,宋朝以后就已经亡佚了。因此,在清朝乾隆时,当代学者修订《四库全书》的时候并没有把何晏的书收录。一直到了清末民初,长沙人叶德辉才从日本买到《论语集解》的正本。
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全称为《论语集解义疏》,共有十卷,是为何晏《论语集解》所写的疏。“疏”指的是对“注”的进一步注解。既然是为何晏《集解》写疏,本书作者以何晏《集解》为主,兼引各家学说。除此之外,由于受到佛学理论的影响,作者写作时采用玄言佛理,从字、句、章三方面详细阐发《论语》的意义。本书在南宋时已经亡佚。到了清乾隆中期,鲍廷博从日本书贩买到,《论语义疏》才能回归中国。汤化研究的结果是,“在唐时,有抄本流入日本。清乾隆中,汪鹏至日本,从书贩中购得此书而归。”[17]两种说法到底何者正确则尚待研究。
在唐朝,《论语》研究趋于平淡,注疏《论语》的人寥若晨星。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学术风气有关系。当时,《论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孔颖达等人写的《五经正义》获得官方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参考书。书中所谓的五经依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论语》被排除在五经门外。既然《论语》未予于官方的地位,又不是科举明经,因此所得到的关注相应减少。根据考查,初唐陆德明写的《经典释文》可能是唯一研究《论语》的书。
时代更替,政权转移,到了宋代,宰相赵普十分看重《论语》,并提出了一句至今尚为千古美谈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出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家领导人,影响力可以想象。由于获得官方重视,《论语》的地位提升,注疏《论语》的人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邢昺的《论语正义》和朱熹的《四书集注》。
邢昺的《论语正义》,与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一样,也是对何晏《论语集解》的疏理说明,全书共有二十卷,题为“魏何晏注、唐陆德明音义[18],宋邢昺疏。”本书又名《论语注疏经解》二十卷,收于《十三经注疏》中。在宋代学者看来,皇侃《义疏》的缺点在于空言名理泛滥,而且名物典制的注说则失之于简略。邢昺的作法是去除《论语义疏》中的空言和芜杂部分,详细说明章句训诂名器事物及其中义理,增加了儒家学者的言论。换言之,本书纠正了前书的弱点,因而比较得到重视。
朱熹是宋代大学者。他继承和发扬了程颢,程颐的理学,乃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他的主要著作是《论语集注》、《论语精义》(后改名为《论语要义》)、《论语或问》、《朱子语类》等。
朱熹的《论语集注》完成于宋淳熙四年,即公元一一七七年。其书之所以称为集注乃因为他在书中集录了程颢、程禺、张载、范祖禹、吕大临、谢良佐、杨时、洪兴祖等诸家的说法。朱熹是理学家,为《论语》注疏,虽然其中引录多家说法,主旨无非借注疏阐明其理学思想,特别注重义理的解释,硬把理学色彩加诸孔子的思想,违背《论语》本意之处所在多有。由于太强调义理阐述,朱熹在注疏时对《论语》里面的名物训诂就显得过于精简。[19]本书的优点是训诂准确,参考价值高。此书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主要的原因是明清科举考试题目来自四书,考生的答案不能违背朱熹的观点和见解。
其他集注还有郑汝谐的《论语意原》、真德秀的《四书集编》、蔡节的《论语集说》、赵顺孙的《四书纂疏》、金履祥的《论语集注考证》等[20]
总的来说,宋代的《论语》研究可以用汤化的话作为概括:“宋代《论语》注家,朱熹之前,以邢昺《论语正义》为主;此后则以朱熹《论语集注》为宗。其余各家基本上都是朱注的补充疏解、演绎发挥,大体不出朱注的窠臼。”[21]
清代研究、注疏《论语》的学者不少,著作亦多,比较著名的是刘宝栏、刘恭冕所合作的《论语正义》。书名与邢昺的《论语正义》一样,所以为了避免混淆,有时称为《刘氏论语正义》。本书共有二十四卷。本来《论语》只有二十篇,注本二十卷就已经足够。但是,刘宝楠认为《论语•八佾》和《论语•乡党》这两篇论及礼乐制度较多,所以应当详细注疏。他将前者分为两卷,后者分为三卷,并在正文之后加一卷:注疏何晏《论语序》。如此多加了四卷,全书就有二十四卷。本书的体例是:经文、注文。经文者,《论语》原文也,注文则是何晏的《集解》,依据邢昺的《论语正义》,其做法是,先以大字列出原文,在每句下面用小子列出何晏集解的原文。《集解》中有遗漏的部分就根据各家列于疏文中。他在疏文不依惯例而破注,乃从窠臼中脱钩,为自己开拓创新的空间。除此之外,本书前有《凡例》,书末有《叙后》,还附录了《郑玄论语序逸文》正文并疏。刘氏父子的付出得到学术界的赞赏。当代学者汤化如此评论这本书。他说:“本书不但内容详备精当,集历代之大成;而且在体制上也是最为完备的,不失为历代所有注本中之最佳者。”诚哉汤氏所言。谭承耕也高价评论此书,他说:“此书是清代《论语》注本中最好的一种,它以何晏《集解》为主,博采历代诸家之长,同时汇编清代学者对《论语》的考释,其义理解释较能符合《论语》原旨。”[22]
近代研究《论语》的书籍也不少,属于集注型的就有杨树达的《论语疏证》、程树德的《论语集释》、钱地的《论语汉宋集解》、李学勤主编的《论语注疏》等。本文要介绍的是前面三本书。
如果说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乃清代重要的《论语》研究著作,那么,近代一部集大成的《论语》整理成果非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莫属。本书在1965年由台北译文印书馆出版。集释内容丰富,分为十项,即考异、音读、集解(包括何晏、邢昺有可以采用的地方)、唐以前的古注、集注(朱熹)、别解、余论、发明及按语。各项内容所指的又是什么呢?简言之,考异的考是考释,异是差别,就是对各种版本的经文的异同进行考释;音读,“音”是字音读法,对一些字进行注音,读乃句读,就是对原文提出正确的断句法;考证,就是对《论语》提到的名物、地名、器物、度数、制度进行考证;集解,指的是对何晏集解的某些部分作进一步的解释,这个部分也同时收集了邢昺疏中的合理部分;唐以前古注则包含从汉朝末年到唐中间南北朝的各家论述,共38家[23],其中又以皇侃义疏为主;集注就是收集宋朝以来的各家注解,其中又以朱熹的《论语集注》为主;别解,收集的是集注以外的其他说法,不分宗派,凡有心得的都采录;余论,收录了一些宋代儒家学者的说法,以及清代研究者所提出的义理学说;发明,采录了陆、王心学义理;最后是按语,这是作者自己提出的见解或看法。这十项内容可谓丰富,集中了大量的考证材料,校释文本,同时还征引书籍六百八十多种。作者引证采录时做到取舍严谨,予人的感觉是疏解鲜明,博而不滥。不过,并不是《论语》的每个章节,作者都进行如此周详的考证,有些章节的考证只有几项而已,例如,《论语•学而》中的“君子务本”一节,作者的集释只有考异、考证、集解、集注、余论、发明六项;同一篇的“弟子入则孝”节,只有考异、音读、考证、集解、唐以前古注、集注、余论、发明八项。
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是作者旧作《论语古义》的增益补充。全书收集了前人研究的许多资料,对《论语》原文进行疏证,目的乃疏通孔子的学说。本书的体例是:原文(每句),训解字义以说明文句资料,互证,即引《论语》中相关文句进行互证,之后再引用各类经典、诸子以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相关论说及事例作为例证,最后才加入他本身的按语,判断是非,解释存疑的地方。陈寅恪在本书的序文中称赞杨树达的治经方法“乃自来诂释《论语》者所未有,诚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树一新楷模也。”[24]

钱地写《论语汉宋集解》旨在“欲会通汉、宋儒诸家注疏而解经。”[25]他认为《论语》二十篇的内容包括了六经要旨,不是任何一家注疏能够道尽经义。他感叹圣道博大精深而难明,个人才识浅薄难以尽窥大圣之道。补救的方法是多读诸家注疏,以收遍览之效,至少借先儒之言而 “得未见之三隅”。[26]作者还说明了他中年以后读《论语》的顺序:先读汉代诸家注,接下来读邢昺疏,皇侃疏,朱子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其他论语百家研究。本书的集解主要有五个部分,首先是原文,接下来是引录邢疏,皇疏,朱注,刘氏诸家之注,最后是地案。“地案”是作者自己的意见。本书虽为近人所作,其书写语言则为文言,欲尽解其义恐怕不易。
集注集释型研究对后来研究《论语》的人提供了极大方便。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历代学者对《论语》的看法,也大概清楚各家论说的根据及缺陷。更重要的是,这类研究概览历代的研究状况,让新进从容切入,开拓新的研究议题。
四、直解说解类

这类研究着重在解释《论语》章句意义。有些作者在原文处直接注解和说明章句意义,有些加入译解和注释。这类著作包括杨润根《发现论语》、张卫中的《论语直解》、陈睿的《论语话解》、幺峻洲的《论语说解》、钱穆的《论语新解》等。
杨润根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觉得《论语》其实包括了伦理学和政治学的主要内容。他对研究典籍有独特看法。他“要彻底摒弃自汉代以来的全部解释理论、方法和结果,而只以自己最纯朴的心灵直接省察先秦典籍本身,并在充分尊重先秦典籍中的每一个文字和语句的基础上着手探讨它们的语法逻辑关系和表情达意规律。”[27]王蒙在序文中则认为作者“在重视和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尽量运用现代世界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成果,以现代意识来对《老子》、《论语》二书作出新的发挥和论述,给人以别开生面和焕然一新之意。”[28]
路野和王蒙诚然看出了《发现论语》的优点,他们对作者的评论是中肯的。杨氏的研究独树一帜,创见鲜与人同。他不依照传统的注解格式,而使用自己的方法来解释《论语》。他的格式很简单,对每一章的分析只有两个部分:译解和注释。除此之外,他也重视注解,单字和短语皆能兼顾。有些注释篇幅颇大,交待了许多经验与建议。
书中的“译解”有时是白话译文,有时是作者对章节重点所作的说明。例如开宗明义篇的第一个章节,作者的译解就比较详细。[29] 注释就是对章节中关键性词语的注解,与一般的译注版本做法相同。
张卫中的《论语直解》主要是对《论语》中每一章关键性词语的解释。他不考查,不翻译,也不评述。书的格式是:原文,并在原文的关键性词语后面用特小的字体来辨识。
钱穆的《论语新解》旨在从个人独特的视角为《论语》下注,以便成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当然,他也了解到,研究《论语》而想完全自创新义,掩盖前代学者,难度极高。写作时,他不得不“备采众说,折中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30]他著书目的“旨取通俗,求其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体求简要,辞取明净,乃不得不摆脱旧注格套,务以直明论语本义为主。”[31]他感叹《论语》虽然是一部重要的经典,注释的人也不少,可惜都有缺点,所以到了今天,尚未出现一部钱穆认为人人可以阅读的注释。他就是想填补这个空缺。
严格来说,《论语新解》也是译本注释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词和短语的注释,最后加以译为白话而已。如很多研究书籍一样,本书共20篇,前10篇为上篇,后10篇为下篇。其内容除了注释以外,还在其中加入了解析串讲和白话译文。钱穆所用的语言并不是纯净的白话文,文言文的色彩浓厚,不容易理解。因此,以这样的语言来注释《论语》而想成为通俗而有人人可读的注本,钱穆的理想大概胎死腹中,难以如愿以偿。
幺峻洲认为现代人学习《论语》才有安身立命的终极之地与为人处世的价值依据。他写《论语说解》,是要说解《论语》。所谓“说解”,就是对原著的诠释。在诠释时,作者除了尽量掌握原意之外,对新的潮流带来的“意义的创生”也不放过。书的体例是:篇前概述,原文,注释,译文及说解。篇前概述说明本篇章节的数目及重点,说解则对章节中的重要观念或词句进行详细的论述。


五、评述式研究

注疏式研究的三大内容是:原文、注释、译文。评述式研究则在注疏式研究的基础上加上评述。进行这类研究的以近代学者为多。他们的目的是希望突破以往注疏式研究的局限,为《论语》研究带来新气象。
有关的著作包括童升编译的《胜算知天命<论语>新解》,古棣、戚文、周英合著《孔子批判<论语>译说》,刘琦译评的《论语》,李泽厚的《论语今读》、王滋源的《论语新译评述》、徐志祥编著的《论语名句赏析》和来可泓的《论语直译》等书。本文要评介的是李泽厚和王滋源的著作。
李泽厚乃当代哲学教授和美学家。他之所以会研究《论语》,原因在于《论语》不仅是“精英文化”、“大传统”,同时也与“民俗文化”、“小传统”紧密相联,并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特点: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通过儒学教义,经常相互渗透、联系。
《论语今读》的体例是原文、译文、注和记。作者在前言中对译、注和记作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说明具有导读作用,让读者清楚明了作者撰书时的构思。
《论语》的现代译本不胜枚举,作者再译也只不过增添一本书而已。作者之所以重译,“是因为不同译者对文本以及全书各有不同的理解,从而翻译也就不大一样。”此乃其一。更重要的是,作者坦言:“我细读了我所知道的最晚出的两本译本:杨伯俊的《论语译注》和钱穆的《论语新解》都不满意。所以我才作这个新译,并加上自己的评论。”[32]杨伯俊是当代语言学家,译注《论语》时常从语言的角度来考量,译文就显得通畅且照顾到文句语法之规则。他的译本对初学者颇具益处。钱穆则为近代儒学大师,译注《论语》有其独特的角度与看法。李泽厚却认为这两位学者的译本尚有缺点,所以才决定重译《论语》。
翻译古文不是易事,何况是译注具有经典地位的《论语》。李氏在翻译时也遇到许多问题,他把这些问题都详记在该书的前言里面。
王滋源的《论语新译评述》内容共有四个部分,即原文、注释、译文和评述,其中又以译文和评述为主。作者在翻译时侧重意译,希望保持孔子的原意和做到通俗易懂。其注释比较简单扼要,最后是评述,最终的目的是让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理解。评述是本书的重点。作者的“评”偏于分析评论,“述”则着重背景或历史知识介绍,篇幅长短不一,详略各异。
评述型研究让读者看到当代学者的观点,可以从中思考《论语》义理的当代诠释,进而肯定这部儒学正典的现代意义。
修改于17/10/2005

六、专题式的研究

近代《论语》研究比较特别的方向就是专题式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依照传统的做法,根据《论语》的章节而逐一翻译或注解。专题式研究的作者通常改变《论语》的篇章结构,以一个主题贯串全书,作出合理的编排,并加以评述。有些作者还从《论语》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出深入的论述。这些著作包括: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王兴康的《论语-仁者的教诲》、谭承耕的《<论语><孟子>研究》、《论语趣谈》、《我与<论语>――桃花源游记》、《论语之谜》[33]。以下简介其中四本。
《论语别裁》是台湾学者南怀瑾讲解《论语》的演讲录。作者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且生动的说明。令人惊喜的是,作者在串讲原文时习惯把它串为历史故事,使到其讲解蕴意深邃而且妙趣横生。本书 “摆脱了两千余年来章句训诂的范围,以个人亲身的经历和独到的见解,配合历史经验的事实,点化出论语本身活活泼泼的生命。使得现代的中国人,能以现代生活的方式来了解《论语》真正内在的思想。”[34]本书有别于其他研究著作,它让读者在阅读时觉得轻松自在,而《论语》中的道理也就在作者新颖生动的故事中阐发清楚,读者对孔子思想的掌握也就顺利许多。
王兴康的《论语-仁者的教诲》由七个专题组成,并选录《论语》中有代表性的原文归入相关的专题之下。这七个专题以及所引相关原文章节数目是:
序号
专题
原文数目
1
论仁德
19则
2
论道
10则
3
论修养
16则
4
论处世
29则
5
论孝悌
9则
6
论为政
12则
7
论教育
30则

本书的体例是:每一则原文之后都有“今译”,亦即白话译文,接下来就是作者对原文义理的评述。作者用白话文来评述,无论是解说,求证都是用白话,而且有时还与现代生活挂钩,因此读起来比较容易明白。所列的几个专题都是《论语》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有现代价值。例如,孔子的教育理念,教学法或教学原则虽然在两千多年前使用过,今天看来,还是有意义的。
另一本类似《论语-仁者的教诲》的是曾昭旭的《论语的人格世界》。作者以现代的观念和语言来诠释《论语》,乃今人研究《论语》的共同目的。书分三编:序编,正编和补编。序编有三篇文章,重点介绍《论语》的读法以及孔子的地位与精神;正编列出孔子义理中的四个主题,然后抽选《论语》中相关的章节予以有机的排列,引出其中的义理与精神。所列的主题是:君子小人、知命、安命与改过之道、气质之困限与成全及师友之道。每一个主题之下又分几个小题来论述,并有前言与结语,内容安排异于《论语-仁者的教诲》。四个专题论述围绕圆满人格来构思,而要成就圆满人格可以先了解君子的理想,再面对自己的气质去作修养的工夫。作者尝试把《论语》中的高尚人格解说成现代人可以达成的目标,可谓用心良苦。最后部分“补编”里的十三篇文章各自独立,所以每篇各拟一个题目,之后依《论语》原书章节的先后次序排列,予人整齐的感觉。
陆皙白、赵钦明、胡淅平和朱连城合著的《论语菁华》也是专题型研究。书的编排与曾昭旭的《论语的人格世界》接近,乃按内容或专题辑录有关章节,以便读者能够集中理解《论语》各方面的义理。内容只有三个部分:政治主张、道的观念及教育思想。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小题来论述,引导读者从多方面去体会或理解各部分的议题。例如,第二部分的道德观念就从志道、据德、依仁、孝悌、诚信、修身及处世这七个部分来阐释。每个部分之前有个简短的前言,概括介绍内容重点,而每个小题之后列录数则原文章节,每个章节又有注释和作者的简略说明,每个小题完成还有针对该小题的总结性简说。书的格式可谓眉目清楚,虽无长篇论述,也有助于读者大概了解论语义理的精神面貌。
谭承耕的《<论语><孟子>研究》共有两大部分,其一为《论语》研究,其二为《孟子》研究。前者的内容有九章,后者则有六章。九章的《论语》研究中,第一和第二章乃绪论,前者叙述《论语》的命名、版本、作者、历代注疏,后者则简介《论语》成书的时代背景及孔子的生平。另外七章论述《论语》中的七个价值:仁与礼、哲学思想、政治构想、道德伦理体系、教育思想、美学思想及文学价值。每个价值又分不同的小题来论述。
谭著虽列小专题论述,但整体来看,说它是对《论语》的综合研究也不为过。作者不仅研究思想内容,而且探讨了经典产生的时代背景、成书过程、版本流传及其走向。更为论者所欣赏的是作者还析论了《论语》的文学价值和语言艺术,这是一般专著所忽略的。在思想论述方面,明显的,作者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并提出己见。在一些较具争议的课题上,他不但详列各家重要的看法,之后进行深层次的论证,最后才提出结论。


七、表解型的研究

如前所述,研究和注疏《论语》的人和鸿文巨著非常多,无法尽收。不过,通过制表的方法来把《论语》各相关的内容汇集起来的著作就很少,目前所看到的只有刘义生的《论语表解》。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只想把这本书中零碎散乱的微言奥义,分别汇集起来,作一个有系统有条理的整理,使读者一目了然,对我国古代的主要学术思想之研究,多多少少有一点帮助。”[35]
论者认为这本表解对《论语》内容的掌握非常好。作者对《论语》主要学说了解透彻,又能够分门别类有系统地将重点纳进表中,实属难能可贵。例如,《论语》中,“道”字多次出现,那么,“道”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历年来,针对《论语》中“道”意思的系统整理者严重欠缺。论者看到的只有杨伯俊《论语译注》后边附录的《论语词典》中将“道”的意义稍微归类,但是还不够系统化,而且也略嫌简单。另一份资料是王世明在《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中的第九章论述了《论语》中“道”的意义。他把道的意义分为七项,即人间道路之“道”、正确手段之“道”、天地之理之“道”、人间正义之“道”、人生修养之“道”、治国安邦之“道”和对人引导之“道”。[36]王氏的论述可谓详尽,缺点是不能予人“道”的整体观。《论语表解》的作者把道的意义分为:道的重要、道的寻求、道的发扬、道的不同和道的一贯五种,并且在每一项意义底下又有更细小的分类。论者觉得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让读者概览《论语》中道的意义。
本书里面所列的表计有学术系统表五个,附表四十八个,孔子生平表一个,共表五十四个。各表独立存在,读者可以个别阅读,也可以合起来阅读。作者还说各表“可作研究论语的方法看,也可作研究论语的类书看,可作研究中国文化的基本书看,也可作研究中国文化的参考书看。”[37]由此观之,本书虽然运用表来疏理《论语》要义,却能引导读者掌握《论语》思想内容的大意。例如在<论语诗礼乐表解>中,作者就把这部分的内容分为四项,而每一项下面又分几个小主题排列,予人具体的印象。四个主要的项目是:总论、诗、礼和乐。在总论中,作者分五个部分列出大意,之后还简略说明各个大意或列出达成的方法。以下是总论的表解:











总论


成 礼 礼 礼 诗
德 乐 乐 乐 礼
的 的 的 的 的
基 本 应 爱 学
础 原 用 好 习

兴立成 仁 应 乐 伯子子
于于于 从 节 鱼夏贡
诗礼乐 人 先 礼 的的的
而 进 乐 诗论论
不 益 礼诗学
仁 矣 趋知知
, 庭礼诗





上表清楚标出诗礼乐的相互关系,符合总论的要求。总论之后就是诗、礼和乐的表解,都能让读者概括了解个别大意。
《论语》是语录体经典,内容繁富多样,可是欠缺完整的系统。无论是研究《论语》中的什么重点,论者都必须从整部《论语》寻找相关的章节来支持论述获作为论述的基础。零散的微言大义通过表解就能予人统一的观念,有助于义理的掌握。这是表解型研究的最大贡献。



八、全面导读型研究

这类研究报告全方位介绍《论语》,旨在让读者对《论语》的点点滴滴有个概括性的了解。各作者切入点不同,有些从孔子的生平开始,介绍《论语》版本,继之再叙述历代《论语》的注疏等;有些则从历代研究者的矛盾或问题作为著书的重点,内容范围也颇广泛,从《论语》的命名到《论语》的影响与价值,无所不谈。前者的代表著作是汤化的《论语漫谈》,后者则以蔡尚思的《论语导读》为代表。
汤化写《论语漫谈》“意在试图对《论语》及其有关问题作一番较为全面而简要的介绍,使读者对这部儒家经典有基本的了解。”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十章三十五节。第一部分只有一章,即第一章分八节叙述孔子的生平;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介绍了《论语》的作者与成书年代,《论语》的版本与篇章,以及历代对《论语》的注释研究;第三部分亦即第五章到第十章,归纳分析了《论语》全书的内容,以探讨孔子的思想。总的说来,本书文字流畅易懂,对初学者有极大的帮助,而且作者所参考以及引用的资料也相当广泛,对研究者亦有裨益。
蔡尚思的《论语导读》与吴瑞式的《论语类编简释》合为一书,解决了二千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蔡氏认为本书是阅读《论语》最方便的一本书。作者把《论语》归纳为十五个问题[38],除了列录各家说法,也以《论语》证明《论语》,提供可靠又直接的证据。《论语》的问题乃至于《论语》研究的问题错综杂乱,不易掌握。作者选择面对问题来解决问题,方法或者策略是正确的。这可引导读者明了《论语》本身各方面的问题症结,也让读者大概了解以往研究者的盲点。
论者认为本书第十五章与本文较有关系,可以论述一番。这一章的题目是<关于孔学的演变历史与研究的科学方法问题>。作者认为:“过去研究孔子者,多难免不科学;今后学者应当吸取教训,至少不要有如下几个弱点或缺点……”[39]这是作者对过去的孔学研究所作的总结性判断,指出其中的主要缺点。论者觉得蔡氏提出的孔学或论语研究应该避免的几个弱点值得现代学者深思。他的意见共有九点:一、孔子距今已经二千数百年,和今后的一切决不会多相同,必须有批判有继承,或者批判多余继承,应当批判的部分就不要手软地不敢批评,应当继承的部分就不要害羞地不敢继承。什么 “尊孔派”“反孔派”,任人去说吧;二、


九、生活语境解读型

现代生活充满矛盾。现代世界问题很多,天灾频频发生令人担忧不已,人祸的爆发也使到世界处于动荡之中。在这种生活语境之下,人的压力非常大。由于现代生活由功利来主导,人的道德情操就显得薄弱。现代人似乎在生活中失去了方向。
人类面临众多问题,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人类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针对这个问题,一批诺贝尔得奖者与其他世界顶尖的专家,曾在1988年召开峰会,以探讨人类的前途。会议谈论了许多世界的问题,人类的生存问题也是重要议题之一。经过多天的探讨,他们得到不少结论。其中一个是:“人类若想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古老的东方寻找孔子的智慧。”这句话把孔子提高到世界的平台,突出了孔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现代人生甚至全人类存亡的重要性。孔子的思想大部分见于《论语》,因此,《论语》的研究便转向《论语》与现代生活、现代人生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尚不多见,论者收集到的只有两本而已,一本来自台湾,一本来自中国大陆。前者是林安培编著的《论语――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后者是王世明的《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林氏认为经典是一个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也正是一部经典。他的书只有两个部分,其中各部分有若干小标题。第一部分探讨经典与生活,共有十个小题[40];第二部分是对谈与议辨,分六个小题来论述。本书的方式是对答式。问题由访问者提出,作者则针对问题回答。有些部分则是作者列出一个重点,之后加以说明。其语文比较口语化,颇能把《论语》的精要深入浅出地阐明。
王世明的研究其实也是专题研究,因为他研究的是孔子的伦理思想,只是他的视角与众不同,乃从现代生活语境去解读《论语》。所以,他的研究应该归为生活语境解读型比较恰当。尤其是第一章的导言和第十章的结语,论述都从现代出发。<导言>的题目是《孔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发》,作者从“孔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伦理思想研究状况综述”、“ 孔子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和“本文对孔子伦理思想的创新之处”这四个角度论述。而结语的题目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不朽价值>,作者的议论重点是 “孔子伦理思想贯串古今”以及“ 孔子伦理思想广被海外”。
第二章到第九章乃专题研究,针对《论语》的八个主要内容详细论述。这八个内容项目是:仁、孝、学、言、省、和、思及道。
9/11/2005修改

十、语法修辞研究

谭氏主要是从三方面论述《论语》的语言特色。首先,他认为《论语》语言的基本特色是“简洁、精炼、准确、生动,既富于灵活性又富于规范性。”[41]这个特色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从章法角度看,《论语》曲折含蓄,有起伏跌宕;从造句角度看,《论语》具备错综变化之美,有奇句,偶句,并整散结合;从用词角度看,《论语》的语言准确、精简,生动。这三者就是《论语》的语言特色。另外,语言具有哲理性和诗意也是《论语》语言的特点。前者如“欲速则不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等都具有超越时空的哲理性。最后,《论语》不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比喻和对比,其他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排比、层递和夸张。谭氏在文中都列举例子加以论述。
《论语》有很多疑问句,而表疑问的手段并非一成不变。曹瑞芬的文章分析了《论语》这个句法现象,为汉语史提供了资料。作者归纳后发现,《论语》表疑问的手段共有四种类型,即用疑问代词表疑问、用疑问副词表疑问、用疑问语气词表疑问及用合音词如“盖”和“诸”等表疑问。文章的最后部分则比较《论语》和现代汉语的疑问手段。[42]
<《论语》名词语法研究>是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成果,对《论语》中的所有名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按照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标准,把其中的名词分为专有名词、个体名词、物质名词、抽象名词、集合名词、无量名词和过程名词七种类型。除此之外,文章还对《论语》中名词活用的现象进行研究,并如此总结:名词可以在特定的语法结构中获得临时意义,但是词性并没有改变。
钟发远的<《论语》动词研究>主要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研究《论语》的动词。作者把《论语》的动词语法归纳为四个部分,即动词语法分类、动词作句子成分情况、几种特殊动词结构和复音动词结构。作者的研究显示动词在《论语》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充当补语则未见用例。另外,《论语》里的复音动词都是合成词,没有单纯词。在语义研究方面,作者发现《论语》中单音单义的动词占全部单音动词的七成,并得到的结论是:《论语》动词大多继承前代,保留了古义。作者也提到《论语》有很多动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研究《论语》语法的专书只收集到一本而已,那就是许世瑛的《论语二十篇句法研究》。本书有自序和结论,正文是《论语》逐篇的句法分析。自序简述著书情况以及说明在分析论语各篇句法时所遇到的八种特殊的句法现象。结论则简单地把二十篇句法归纳为八种类型:叙事简句和叙事繁句、致使繁句、意谓简句和意谓繁句、有无简句和有无繁句、表态简句和表态繁句、判断简句和判断繁句、准判断简句与准判断繁句、递系复句。正文部分则逐篇逐章逐句进行句法分析。
作者所用的句法术语与目前大陆的现代汉语的术语不大相同,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分析。

十一、结语

上溯先秦,下迄明清,以至近代现代,研究《论语》的书籍浩繁,各家切入点不一,研究心得颇多差异。尽管如此,历代以来,较少人针对研究《论语》的方法加以归类,总结过去研究成果,以便今人参考。
论者从有限的资源中将直接或间接获得的论语研究书本加以大致归为九类:注疏译释型、集解集注集释型、直解说解类、评述式、专题式、表解型、全面导读型、生活语境解读型及语法修辞式,企图窥探研究者的方法。必须强调的是,论者收集的资料主要局限在研究《论语》的专书而已,其他研究四书的则尽量排除在外,虽有草率之嫌,但个人精力有限,本地期刊学报不多,唯有集中研究。其中谭承耕的书分为《论语》《孟子》研究两个部分,互不相干,所以也包含在论者的书单里头。另外,曹瑞芬的论文是单篇论文,不得不引用,因为研究《论语》语法的专书实在太少,不引用就显得这方面的资料过于淡薄。
《论语》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上述九钟类型。论者的分类未必精确,甚至具有争议。不过,分类只是为了方便探讨,对与错影响不大。多种研究方法中,注疏译释型研究最多,其次是专题性研究,表解型研究最少。
至于未来的研究,论者觉得应该把《论语》放在21世纪这个大时代的平台上来探究。人类文明刚刚走入了21世纪――第三个千禧年的开始。根据《圣经》中的启示录,第三个千禧年是最后一个千禧年。而每次千年交接之际,总会有许多灾祸困乱,每一个千年的开始,“她对于每个文明、宗教、哲学、经济而言,都是一次莫大的激励,人们也将更加醒觉。”[43]如果说20世纪“大体上说是对抗、战争、科技的世纪,是强食弱、富掠贫、大凌小的世纪,其性质是以民族的、种族的、军事的、经济的对抗为主导”,那么,21世纪将会是“和平、发展、信息的世纪,是强与弱、富与贫、大与小冲突融和。其性质是以民族的宗教的、信息的、生态的、经济的、政治的融突为主导。归根结蒂是以文化为主导。因此,21世纪是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和的世纪,即文化融突的和合世纪,亦可谓文明融突的和和世界。”[44]张立文的观点带着浓厚的期待,论者也赞同他对二十一世纪的看法,因为在二十世纪,人类的丑陋已经毕露,造成的人祸以及引发的天灾不胜枚举,人类在新的世纪应该懂得反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往好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带来新希望,为人类建立新世界,在人间创造弥勒净土,人间佛国。
《论语》是一部交谈性的经典,强调人内在德行的培养与实践,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尽物知天,只有这样,人才能与天地在宇宙中鼎立成三才的平衡局面。人的能力有限,唯德性无限。所以,《论语》呈现的世界人间意味浓,道德实践就在生活中。道德实践从家庭伦理的“孝悌”开始,进而推展到社会上的“忠信”或“忠恕”之道,再扩大到人与自然的生存之道。《论语》可以从这几方面参赞21世纪的文明,甚至治疗20世纪留下的文明顽疾。因此,未来的研究要探析诺贝尔得奖者的结论,通过具体的语境,实践《论语》中的道,亦即如何在“太和”的原则下重建人与人,国与国的多元而和谐的关系。

《论语》问世以来,历经沧桑,流传到二千多年后的今天,自有它的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如何才能拂去它的灰尘,让其中的仁道、孝道、大道、政道、君子之道等辉耀亘古,照明前路,乃吾等有心人士的旷世大任。
(初稿:2005年9月11日)
(修订:2005年11月11日)



参考资料:
甲:书目
1 安乐哲、 罗思文著,余瑾译:《论语的哲学诠释》,中国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蔡尚思:《论语》中国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
3 程树德:《论语集释》(上下),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
4 程兆熊:《论语讲义》,无出版详情(939/2312)
5 东方桥编著,《读论语的方法》,台湾台北:玄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1年。
6 何新:《孔子论人生:论语新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 来可泓:《论语直解》,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8 李泽厚:《论语今读》,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
9 林安培编著,《论语――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台北:文海学术思想研究
发展文教基金会,1995年。
10 刘宝楠:(王云五主编),《论语正义》,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8年。
11 刘义生:《论语表解》,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4年。
12 陆皙白等著:《论语菁华》,中国: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13 马欣来编著:《中国古代的圣书――论语》,中国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
司,1991年。
14 钱地:《论语汉宋集释》(上下),台北:钱地之,1978年。
15 钱穆:《论语新解》,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
16 谭承耕:《论语》《孟子》研究,中国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7 汤化:《论语漫谈》,台湾台北: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18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中国
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19 王书林:《论语译注及异文校勘》,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20 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1 韦利英译,杨伯俊今译:《论语》,中国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2 吴林伯:《论语发微》,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23 新亚洲文化基金会编辑委员会(编著) :《仁爱者谈》,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24 许世英:《论语二十篇句法研究》,台湾:台湾开明书店,1973年。
25 徐志刚:《论语通译》,中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26 徐志祥(编著),《论语名句赏析》,中国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年。
27 杨伯俊:《论语译注》,中国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28 杨润根:《发现论语》,中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29 幺峻洲:《论语说解》,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30 姚式川:《论语体认》,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31 曾秀景:《论语古注辑考》,中国南京:学海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32 曾昭旭:《论语的人格世界》,台北:大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无出版
年份。
33 张卫中:《论语直解》,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34 赵纪彬:《论语新探》,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35 朱熹:《论语集注》(上下),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58年。

乙、篇目


1 曹瑞芬,<《论语》疑问句中疑问语气的表达手段>,刊于语文研究编辑部编:
《语文研究》(季刊)第85期(中国山西:山西省科学研究院,2002),页
34~37。

丙、学位论文

1 唐建立:《<论语>名词语法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硕士论文,(未出版)西南:西南师范大学,2003。

2 钟发远:《<论语>动词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硕士论文,(未出版)西南:西南师范大学,2003。
[1]谭承耕:《《论语》《孟子》研究》(中国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页7。
[2] 陈哲夫:<序>,刊于王世明著《论语之学而•为政》(中国: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页1。
[3] 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著:《古代汉语》(下)(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页711。

[4] 李泽厚:《论语今读》(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页15。
[5] 杨先生:<无限魅力话《论语》------近年《论语》研究版本扫描>(城市辖区研究网http://ycw.vip.sina.com
[6]韦利英译,杨伯俊今译:《论语》(中国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页29。
[7]杨伯俊:《论语译注》(中国北京:中华书局,1958),页13。
[8] 如上,页5。
[9] 如上,页11。
[10] 如上,页10。
[11] 如上,页2。
[12] 如上,页8。
[13] 杨牧之:<前言>,刊于《论语》(中国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页29。
[14] 蔡尚思:《论语》(中国成都:巴蜀书社,1996),页24。
[15] 徐志祥(编著):《论语名句赏析》(中国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页177。

[16]汤化:《论语漫谈》(台湾台北: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页93。
[17] 如上,页94。
[18] 音义,也是古书注解的一种类型,是兼释字音和字义的一种注解。虽然如此,一般的音义往往以注音为主,以释义为辅。陆德明的《周易音义》、《尚书音义》、《毛诗音义》就属于这种情况。详见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著,《古代汉语》(下)(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页714。
[19] 到了一一九零年,朱熹将《论语集注》与《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孟子集注》合起来成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被后来者广泛使用的“四书”一词乃肇始于焉。《四书集注》在明清两代定为科举考试的命题与答题标准,成为应考学子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地位崇高稳固。
[20] 转引自汤化:《论语漫谈》 (台湾台北: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页99~100。
[21] 如注5,页101。
[22]如注 1,页8。
[23] 这38家是:刘歆《论语注》、包咸《论语章句》、郑玄《论语注》、王朗《论语说》、王弼《论语释疑》等。见程树德:《论语集释》(上册) (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页2。
[24] 转引自汤化:《论语漫谈》,页114。
[25] 钱地:《论语汉宋集解》(台北:钱地之,1978),页3。
[26] 同上。
[27] 路野:<一个人的宣战------访《发现老子》、《发现论语》作者杨润根>,收入于杨润根著《发现论语》(中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页508~509。
[28] 王蒙:<序>,收入于杨润根著《发现论语》(中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页2。
[29] 其译解如下:孔子说:"人们在学习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在与自己所学习的对象相习为伴、密切交往,这种与自已所学习的对象的相习为伴、密切交往的活动岂不是令人欣悦欢喜的吗?因为人们在每一次的学习活动中都可以使自已获得一些崭新的知识,因此这种学习活动仿佛就是在不断地结识一些自己以前从未结识过的来自远方的朋友,这种不断结识一些自己以前从末结识过的来自远方的朋友的活动,岂不是令人幸福,快乐的吗?纵使那些从未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的人们,并不能理解并
欣赏我们从自己的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那些多么丰富而又多么珍贵美好的快乐,我们从自己的学习中所获得的那些多么丰富而又多么珍贵美好的快乐也不会因此而遭受到任何的损失,因而我们也丝毫没有必要因此而感到怏怏不快、闷闷不乐以至于放弃自己的学习,而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坚持对知识的追求,并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从知识的追求中获得幸福,这正是生活在整个人类之中的那些堂堂正正的君子们所具备的特有的品质。"见杨润根《发现论语》(中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页1。
[30] 钱穆:《论语新解》(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三版,1990),页2。
[31] 如上,页3。
[32] 如注2,页12。
[33] 后三本书转引自杨先生《无限魅力话<论语>――近年<论语>研究版本扫描》,详见网页:http://ycw.vip.sina.com/readworld36.htm.
[34]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编委会:<唤醒华夏民族的自信,重建中国文化的声威>,刊于南怀瑾《论语别裁》(台北: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6)
[35] 刘义生:《论语表解》(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4),页1。
[36]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中国济南:齐鲁书社,2004),页384~408。
[37] 如注35,页27。
[38] 这十五个问题是:《论语》的重要性与杂乱性问题、《论语》命名的意义问题、《论语》的记录问题、《论语》成书与书名出现的时间问题、《论语》传本的考辨问题、《论语》的字数与代表性问题、《论语》的资料有待补充搜集问题、《论语》注释与研究的数量问题、《论语》在教育史及考试史的地位问题、《论语》的字句理解所以会有分期、《论语》的中心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论语》的精华与糟粕应当分开问题、《论语》的影响与价值未必一致问题、《论语》孔学与诸子学的评价的问题、孔学的演变的历史与研究的科学方法问题。见蔡尚思:《论语》(中国成都:巴蜀书社,1996),页1~4。
[39] 如上,页77。
[40] 这十个标题是:一、孔子、儒学与我;二、经典乃是一个生活世界;三、 ‘仁’是生命的源头活水;四、孝悌乃是伦常日用的生息之所;五、教育是生命的点燃与照亮;六、生机洋溢的师生对活;七、孔子的进退出处之道;、八、论正直――公义和私义之分际;九、入世与遁世的抉择――谈孔子与隐士的对答;十、中国历史上的太阳――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见林安培编著:《论语――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台北:文海学术思想研究,1995),目录页。
[41] 如注18,页118。
[42] 详见曹瑞芬,<《论语》疑问句中疑问语气的表达手段>,刊于语文研究编辑部编:《语文研究》(季刊)第85期(中国山西:山西省科学研究院,2002),页34~37。
[43] 张立文:<儒学与21世纪的世界文明>,刊于《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集》(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页95。
[44] 如上,页96。

全球化视角下马大中文课程

全球化视角下马大中文课程
谢川成

一、前言

马来亚大学(马大)是马来西亚最早的一所大学,历史超过一百年。早期的摸索,中期的开创与发展,到如今的转型,马大的变化不可谓不多。尽管近几年的排名为人非议,其作为本国最优秀的大学,殆无异议。

马大在2006年开始转型为研究型大学,处于内敛、累积并准备冲刺的阶段。那么,在全球化的环境中,马大如何走出马来西亚?如何冲出亚洲?如何晋级国际?是吾人关心的事情。

本文的重点在于在全球化的视角下检视马大所提供的中文课程,能否培训中文专业的毕业生以及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可否争一席位。

二十一世纪以前,马大是唯一提供学士中文课程的大学,然而,在汉语日愈受到重视的时代,在汉语热于全球吹起的当儿,提供这类课程已经不是马大的专利,也不是中文系的专利。在马大,语文暨语言学学院的马来西亚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后称语文系)辖下的中文专业提供中文语言学学士课程。博特拉大学(后称博大)也有中文课程,私立的拉曼大学拥有到目前为止师资阵容最强大的中文系,当然开办中文文学士课程,开放大学,大马第一所师范大学苏丹伊得里斯教育大学也设立了中文教育系。[1]华社创办的三所学院,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以及韩江学院都设有中文系,开办传统的中文系课程。本土大专院校设立了各种各样的中文课程,马大又如何加强及扩展本身的院系中文课程,以保持历年以来的领导地位?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二、马大中文系课程评介

马大的中文课程向来由中文系开办。中文系于1963年创系,至今已超过40年。[2]中文系的课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课程的对象是具有华文基础的学生,课程的范围以中国语言与文学为主,称为A组:语言与文学;第二类课程为没有华文基础的学生提供普通汉语的汉学课程,称为B组:社会与文化。前者采用双语授课方式,即华语和马来语。核心课程如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各朝代文学、文字学、马华文学等课程都是以华语教学和考试。主修中文的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以马来西亚语教学的课程如华人宗教、中国历史、东南亚华人研究、中国文学思潮、华人社会研究、中国哲学、华人企业文化、二十世纪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研究等。中文系课程包括必修课以及选修课,前者以华语教学,后者的教学媒介语包括为华语和马来语。本文探讨的是A组的课程。

中文系的必修课程共有12科,每个学期两科,每科3个学分,共36学分。下表是每个学期所开设的课程。
学期
课程
学分
简略说明
1
(1)各体文I
(2)中国文学史

3
3
各体文I:主要是介绍各种形式的古汉语文体。
中国文学史:则探讨文学思潮演变条件及过程。
2
(3)各体文II
(4)国学概论

3
3
各体文II:介绍各式现代文体的特点及其理论知识。
国学概论:确认经史子集的发展、讲解重要学者的思想与中华文化精髓、让学生能接近中华文明之研究。
3
(5)文字学
(6)中国古典小说

3
3
文字学:介绍汉字的来源、结构、特点、发展和演变。
古典小说:主要是红楼梦研究。
4
(7)中国现代文学
(8)中国历代文选

3
3
现代文学:重点在现代文学史、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的学者及其思想、鲁迅、张爱玲
沈从文等人的著作研读,文学革命的特别意义。
历代文选:重点在历代散文的问题演变、古代散文的艺术魅力、古代文学家的思想精髓。

5
(9)中国唐宋五代词选
(10)古典戏剧

3
3
唐宋词:了解词的发展史、解说词学者的背景及其著作、认识重要词人及赏析其著作。
古典戏剧:增加古典戏剧的认识、认识古典戏剧的美学、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创意的方式来呈堂。

6
(11)老庄哲学
(12)马华文学

3
3
老庄哲学:认识中华哲学两大重要学派之发展背景、认识重要哲学人物及其著作、讲述重要哲学家的思想与哲学著作书写的特征。
马华文学:从初期至50年代—侨民文学—中国少数南来的知识分子---以中国为背景---浓厚的思乡情怀;50年代---东南亚地区---繁殖民运动---反帝、反殖作品;国家独立后---落地生根的公民---作品,反映出百花齐放的多元性。


36学分



上述12个科目可以归纳为几个种类,第一类是文学课程,共7科,第二类是各体文,共有2科,一为古汉语文体,一为现代文体;第三类是国学与哲学,也是有2科,前者科目是国学概论,后者是老庄哲学;最后一类是文字学,3个学分。由此看出,中文系课程以文学为核心,占了超过58.3%。各体文I和各体文II[3]是第二个重要的课程,占了16.7%,而国学概论、老庄哲学以及文字学各占8.3%而已。

这些课程当中,中国文学史是学生在大学先修班读过的,上了大学一年级,他们又再修读相同的课程,是否有重复之嫌?先修班的文学史课程包括现代文学史,只是三十年代以后的就没有涉及。中文系的现代文学史课程,从课程的简介来看,其所涵盖的范围与先修班的没有两样,50年代以后以及当代文学并未涉及。换言之,这样的文学史课程不能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概念。如果不介绍中国的朦胧诗以及后来的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现代文学史的课程有跟不上时代之嫌。欠缺现当代文学的知识,毕业生如果想当老师,他们将面对文学常识不足的窘境。现代学生如果从事诗歌创作而其作品中又有后现代主义的色彩,那么,我们的毕业生是否可以应付呢?笔者在师范学院教导过几届的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的教学法,参与这些课程的学员半数以上是中文系毕业生。我惊讶地发现,这些毕业生对现代诗普遍存有偏见,认为现代诗没什么可以欣赏,同时对现代诗都相当反感。我觉得,这不是毕业生与生俱来的偏见,而是在大专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接触与培训。当代文学课程可以弥补上述的不足,可惜,却是选修课程。既然不是必修课程,毕业生就不是都修过这样的课程。笔者认为,把文学史课程换为当代文学,作为必修课,而文学史列入选修课,这样对学生的文学视野的扩展,应该比较有帮助。

哲学方面,只有老庄哲学是必修课。与哲学有关的选修课有“中国哲学”以及“古籍选读”。“古籍选读”研究《四书》。这三课程,我觉得,“中国哲学”应该列为必修课,让学生对中国哲学有个概括性的了解,其他两个可以列为选修课,让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中国哲学中的老庄哲学以及儒家哲学。

中文系学生从第三学期到第六个学期,每个学期必须修读两门中文系开办的选修课程。每个学期的选修课程从五项到七项不等。然而不是所有选修可都用中文教学,有些是用马来语作为媒介语的,以方便没有中文基础的学生修读。下表是2007/2008学年所开办的选修课程。
学期
课程
媒介语
第三学期
1 现代戏剧
2华人社会研究
3中国历史 最初至公元200年
4东南亚华人研究
5语言学
6中国当代文学
1马来语
2马来语
3马来语
4马来语
5华语
6华语
第四学期
7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8华人宗教
9中国文学思潮
10研究方法
11汉语语法
7华语
8马来语
9华语
10华语
11华语

第五学期
12翻译 理论和实践
13华人企业文化
14专辑导读
15中国哲学
16写作
17毕业论文1
12华语
13马来语
14华语
15马来语
16华语
17华语
第六学期
18中国历史 从7世纪到13世纪
19历代文选
20语音及音韵学
21时事评论
22二十世纪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研究
23中国回教研究
24毕业论文

18马来语
19华语
20华语
21马来语
22马来语
23华语
24华语

24项选修课程中,14项以华语为媒介语,10项以马来语为媒介语。这些课程中,我觉得语言学、汉语语法、语音及音韵学这三门是比较重要的课程,应该列为必修课。其他的如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典诗歌赏析、历代文选、写作、专辑导读也可以考虑列入必修课程。这八项课程中,如果不要全部必修,或者可以考虑其中四项必修,亦无不可。换言之,与其让学生每个学期自由选择两个选修科目,不如改为其中一科变成必修课,另外一科考生可以自由选择。如此,学生所修读的课程比较完整,必修课的学分增加到48学分。

三、中文系毕业生的出路

大学不是职场员工的训练所,然而大学生所选择的科系却对他们日后的职业选择大有影响。

中文系毕业生可以从事哪个行业呢?中文系传单如此介绍历届毕业生:“中文系自1965年至今已培养了近2000位主修中文的毕业生。初步调查显示,这千多名毕业生主要在教育界和学术界服务,如担任中小学老师、师资训练学院讲师,以及大专学府讲师等。其他领域如政界(大马内阁以及州政府行政议员)、文化界、民事服务、报界、出版界、金融界等,都有我们的毕业生。”[4]可见,中文系毕业生的出路可谓相当广阔。然而,从专业角度看,马大中文系毕业生最适合当中学华文教师。以目前中学华文课程的内容来看,中文系毕业生要担任中学华文教师还得自己在职苦修。中文系开设的语法课以及音韵学都是选修课。毕业生在大学时期未必修读。因此,欠缺这方面的接触,他们在教导语文知识以及语音方面就会显得吃力。无可否认的是,毕业生如果努力自己去摸索,他们还是可以应付得来的。

当然, 有了文学的熏陶,不当华文教师,还可以进军出版业以及广播界。历届中文系毕业生大多在中学当华文教师,部分从事其他行业。例如,之前从事出版业的林添拱和程慧婷夫妇,目前在通讯事业大展拳脚。在警界服务的则有黄东海[5],担任律师的则有范利宜,也有些从事翻译工作。本来当教师后来从事政治的包括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主席陈广才,目前担任地方政府部部长的黄家泉,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前师范学院讲师、前森美兰州行政议员尤绰滔,彭亨州议员刘震林等都是中文系毕业生。有些在媒体服务然后又参与政治的有前主播胡渐彪。在教育界各领域担任要职的相当多,如目前课程发展局华文科主任何慧贞,中学校长詹耀辉、杨裕发、程丽仙、郑文添、罗华炎[6]等;在师范学院服务的则有陈振富、刘祥富、梁剑光、刘良美、杨翼东、杨明浅、何丽芳等。在国立大学中文系或中文专业担任系主任的有马大中文系主任张丽珍,马大马来西亚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主任庄晓龄,博大中文专业主任庄华兴。担任讲师的有马大中文系的潘碧华、孙彦庄、苏庆华等;在马大语文系担任讲师的有谢川成、苏美桂和陈湘琳;在博大担任讲师的包括郭莲花、林春美、黄灵燕和洪丽芬。

全球中文热潮方兴未艾,中文系毕业生的出路应该是非常广的。就以对外汉语来说,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师资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中文系毕业生只要把语音搞好,以后当个出色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应该不是大问题。由此观之,在籍学生应该修读语言学,语法以及音韵学。


三、马来西亚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中文专业课程评介

语文系隶属马来亚大学的语文暨语言学学院。这个学院的前身是语言中心,提供外语基础课程,于1999年提升为学院之后,才开办学士、硕士以及博士课程。[7]中文语言学学士课程主要由语文系里的中文专业负责。
与中文系不同的是,语文系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语言学。请看下表所列课程:

学期
课程
学分
1
(1) 语文技能1
(2) 语言与文学1
(3) 语音与语音学
4
2
2
2
(1) 语文技能2
(2) 汉语词法学
(3) 语言与文学2
4
2
2
3
(1) 语文技能3
(2) 汉语句法学
(3) 汉语与文明1

4
2
2
4
(1) 语文技能4
(2) 汉语话语语篇学
(3) 专业语言
(4) 汉语与文明2

4
2
2
2
5
(1) 语文技能5
(2) 汉语发展史
(3) 双向翻译1
4
2
2
6
(1) 语文技能6
(2) 双向翻译2
(3) 语言变异
(4) 毕业论文
4
2
2
2


52

上表显示中文专业的课程以语言学为主,辅之以文学,加上汉语与文明。就学分数目来看,中文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中文课程学分多达52个学分,比中文系必修课程的36个学分多出16个学分。从课程数目来看,中文系共有12门必修课,而中文专业却有20个必修课。当然,如果计算中文系学生从第三到第六学期,每个学期必须修读两门选修课程,那么,中文系学生所修读的学分高达60个学分。这样就比语文系中文专业学生所修课程多出8个学分。


中文专业比较特别的一个课程是每个学期都必修的语文技能课,每个学期4个学分。课程后面加上1-6,意味学生必须在每一个阶段的考试中及格才能更上一层楼。例如,学生必须考获语文技能1,才能继续修读语文技能2,以此类推。其中一个阶段的语文技能不及格,学生不能修读接下去的语文技能课,他必须在第二个学年重修之前不及格的科目。语文技能的课程包括古今篇章选读,时事评论等。前者包括古典以及现代的篇章。古典篇章的选读以朝代的逆序来选,从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明清篇章到第六学期的先秦篇章,各个朝代的文学作品都兼顾到。必须强调的是,在研读这些篇章时,重点不在内容的探究,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文章的语言特点、语言策略等等。在时事评论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语以及引导他们关心时事,并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时事。到了第六个学期,讲师还介绍汉语欧化的问题,探讨欧化的社会因素以及内部因素,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白话文中的文言成分。最后还有评述训练。学生阅读一篇短文或一则新闻之后就得概述文章要点,然后选择其中一点或数点来评论。这种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语言与文学(一)和语言与文学(二)主要是指导学生欣赏古典韵文如唐诗、宋词、元曲、杂剧等。当然,讲师也会介绍各代比较重要的散文篇章。

语音及语音学着重介绍汉语的语音系统,汉语拼音法案,国际音标以及其他有关汉语音韵的课题。同一学年的汉语词法学课程则探讨汉语的构词法以及词类,比较详细地介绍汉语的各种构词方式,词的种类以及有关词类的种种课题。第三小学期的汉语句法学可以说汉语词法学的延续,重点在汉语短语的分析,汉语句子成分的分析方法,从单句到多重复句,最后还介绍句群。上完了汉语词法学和汉语句法学,学生对汉语的语法系统将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短语分析法以及句子成分分析法帮助学生把知识转换成技能,通过练习,掌握汉语短语的结构以及句子的成分。这两个课程对日后有志于教学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汉语与文明(一)主要介绍中国的文明史。课程也介绍文明史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在研究文明史时,课程引导学生从语言学以及历史事件这两个角度去理解语言的发展与汉语文明的关系。汉语与文明(二)探讨的是语言在人民文化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课程的重点在于,语言与世界观的关系,语言与习俗、信仰、禁忌、礼仪等的关系。

专业语言课程主要介绍在专业领域所使用的语言,如旅游、媒体、法律、广告等。相关的报告、书信、杂志文章、报章以及光碟将用作辅助教材,以加强学生对相关领域专业语言的使用。课程也探讨相关专业领域的背景,学生也将阅读有关的文献,加强认识。除此之外,学生在了解有关的专业语言的特征之后,他们将给予口头以及书面的练习。

第四学期的汉语话语语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话语及语篇,前者是口头的,后者是书面的。课程将探讨话语和语篇的结构,并从中带出衔接以及连贯在话语语篇中的重要性。

另外一个重要课程是第五学期的汉语发展史,也是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顾名思义,课程主要研究汉语从上古到当代的发展过程,而在探讨汉语的发展轨迹时,又通过语音、词汇以及语法这三方面去研究,以对汉语的发展有个全面的认识。读了汉语发展史,学生比较能够了解现代汉语目前的一些现象。如字母词的产生,就有其一定的时代因缘;同样的,汉语中的许多日源词汇,也是读了汉语发展史之后才比较清楚的。换言之,这个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及掌握汉语的方方面面,是汉语教师以及任何语言工作者所必需具备的知识。

汉语的使用在不同地区各有特征而出现变化,例如本地的巴刹亦即中国大陆的菜市场、台湾的资讯亦即大陆的信息等。这种因地理、国情、语言习惯不同而语言出现变异就是汉语语言变异这个课程要研究的重点。课程也将探讨促使这种变异的各种原因以及大陆普通话与其他中华文化圈各国的国语、华语在语音、词法、句法、词汇方面的不同。

应用语言学的课程主要是双向翻译(一)和双向翻译(二)。所谓双向,即汉语翻译成马来语以及马来语翻译成汉语。这是一个实用的课程,讲师在课程开始介绍一些翻译的理论,过后就是翻译练习。两个学期的翻译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翻译练习,而学生可以在练习中体悟翻译的要点以及翻译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事项,以期把翻译做得更好。

毕业论文是必修科,没有正式的课程,学生必须在第五学期选择一个研究范围,写成研究建议书交给导师,导师批准之后,学生就可以继续撰写论文。论文的字数是一万字。学生在论文中运用在前几个学期所学习过的语言学知识和理论来进行研究。毕业论文乃以汉语书写。

总的来说,中文专业的课程以语言学为主,文学为辅。

四、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出路


从所修读的课程来看,语文系中文专业毕业生也适合当中学华文教师。1999年教育部选择语文系与师范组联办教师晋升学位特别教育课程(Program Khas Pensiswazahaan Guru),主要的原因就是语文系的课程能帮助一般教师提升对汉语语音语法修辞等的认识。主修华文专业的学生如果有兴趣进军教育界,而又希望在国立中学教书,可以在毕业之后申请苏丹伊德里斯教育大学(UPSI)主办的大学毕业生教育文凭的专业课程。[8]

除此以外,语文系毕业生也适合在报界杂志社工作。无论是编辑、记者等他们都可以应付。目前,就有好几位毕业生在星洲日报、光明日报工作,有些则在杂志社上班。其中一位进军政界,担任部长的特别助理,也有一些担任州教育局督学,负责中学华文教师的事物。

拥有翻译实践训练的语文系毕业生也可以从事翻译的工作。他们可以在毕业之后去考取专业翻译师的证书。有了这张专业的证书,他们的翻译就得到官方的认可。政府部分的文件翻译,一些跨国公司的业务所需的马来语翻译,外国留学生的证书翻译都要专业翻译师的认证。

另外,汉语教师也是可以进军的一个行业。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成立,推动全球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教师的需求大量增加。在马来西亚,虽然孔子学院只听楼梯响,未见人下来,也有一些团体开办基础汉语课程。随着学习汉语的外籍人数日益增加,汉语教师的需求肯定地也将更为明显。语文系毕业生既有语音学的训练,又有坚实的词法句法基础,加上语言与文明,语言与文化的认识,要成为出色的汉语教师绝非难事。更重要的是,汉语教师的职场不限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其他国家也需要汉语教师。换言之,语文系毕业生可凭语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冲向国际。

大学提供的是基础课程训练,学生毕业之后是否从事与课程相关的职业是难以预定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职场所需要的语言实际训练对日后职业的选择将有影响,也有帮助。语文系在这方面就提供了比较专业的语文训练。

五、结语

华人社会对马大中文课程的认识只限于中文系而已,这是认识不足。1999年开始,马大就出现了另一个可以提供中文专业学士课程的学系,只可惜没有多少人知道。从1998年至2007年,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多达663名。[9]本地报章的教育副刊从来不报导或介绍马来西亚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的中文专业。其中一家报章的教育副刊主编说她只有兴趣介绍马大中文系,而没有兴趣介绍语文系中文专业。这种偏差对本地中文教育的发展并无好处。

中文专业到目前为止只有区区四名讲师,一名汉语教师,其中两名讲师在修读博士学位,目前只剩下两位讲师和一位汉语教师。从2001年到2005年,中文专业的学生人数高达三百多位,讲师只有四位。每位讲师指导的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平均每年三十多位,工作量不难想象。这种情形,外界也许不了解,因此无法报导。印象中,只有温任平在亚洲周刊稍微提及。他说:“马大语文(应该是马来西亚语言)与应用语言学系辖下中文组,学生三百三十多人,仅有三名讲师(当时陈湘琳讲师尚未报到),……师生比例是一比一百一十,这么高的比例,大可挤入健力士世界纪录之林。老师负荷之沉重,可想而知。”[10]温氏在文中也谈到马大中文系的窘境,也提到新加坡大学中文系的师资以及香港岭南大学的师生比例。这样的比较更加凸显本地华文高教的问题。

马大中文课程分布在两个学系,只是各自的核心课程有别,修读完毕后所获得的学位也不一样。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得到的是文学士(Bachelor of Arts),而语文系毕业生所得到的则是语言学学士(中文)(Bachelor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两个学系在不同的学院各自发展,然而,在其他大专中文系的竞争下,在入学条件的不断变更之下,学生人数将受到影响。这是关心华文教育者不得不关心的事情。

这两个学系的毕业生大多投身于教育界,对本地华文教育的发展贡献良多。在21世纪全球化的冲击下,马大本身当然应该关注这两个学系的发展,华人社会也应该多加关怀,并在需要的时候予以资助。中文系有毕业生协会支持,主办学术会议以及出版学术书籍,资金没有问题。语文系到目前为止尚无毕业生协会,欠缺外来资金,严重影响主办会议以及出版学术书籍的工作。然而,在人力资源以及财务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语文系中文专业于2006年3月4日及5日成功主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届汉语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敲开语言的窗口:多样性、变异性和规范性”,并于2007年将研讨会论文集出版。[11]这是中文专业全体师生在学院的鼎力支持下的壮举。语文系的学生从2005年只剩下本院生,每年的新生人数才20多名,以后要办会议以及出版文集就不容易了。

马大两个学系开办的中文课程各有特色,又兼本土特征,在国外传统中文系之间另起旗帜,发展的空间很大。可惜,两个学系的学术人员寥若晨星,阵容不大[12],如果当局不在这方面努力改善,纵使国际中文环境日益良好,这两个学系可能会被全球化的巨轮远抛于后。

(2008年5月28日)
[1] 苏丹伊得里斯教育大学今年才开办中文教育系,课程相当广泛,中文课程的学分高达68个学分,课程则涵盖语言学与文学,如汉语语音学、中国文学发展史、汉语语言学、写作技巧、中文现代文学、汉语词法学、翻译理论、汉语句法学、翻译实践、古典散文、汉语修辞学、社会语言学、古代诗歌、语用学等。
[2] 1961年2月23日马大评议会同意马大文学院设立中文系,邀请到当时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人类考古学家郑德坤博士协助筹办,并于1963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马大中文系于2005年出版论文集以庆祝创系40年。该论文集书名为《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创系四十周年纪念专号》,由苏庆华主编,收入15篇学术论文。详见苏庆华编:《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创系四十周年纪念专号》(吉隆坡:马大中文系,2005)。
[3] 这两个课程的前身是高级华文1和高级华文2。见陈徽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之教学与研究〉,文刊王润华主编:《全球化时代的中文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页160。
[4] 参阅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传单,内容包括(1)马大中文系简介;(2)创办原则与宗旨;(3)师资阵容;(4)校外考试委员;(5)历届毕业生;(6)硕士及博士研究生;(7)出版;(8)研讨会;(9)常年活动;(10)中文系设备;(11)东亚图书馆;(12)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该传单以中文及马来文印刷。
[5] 现已退休,目前是建筑承包商。
[6] 陈振富于2006年提早退休,刘祥富去年退休,刘良美已经退休多年。
[7]马来亚大学语言暨语言学学院的前身是语言中心。本来是一个服务中心,不过,1995年7月14日提升为学院以后,它便开办语言学学士课程。学院由四个学系组成,即英文系,欧亚语言系,马来西亚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阿拉伯暨中东语言系。中文专业隶属马来西亚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学院开办学士课程后就招收学士学位的学生。第一年,也就是1998年,共有24名学生主修中文。从1999年开始,马来亚大学与教育部师范组签了合作备忘录,一连六年,教育部每年委派100名中小学教师到马大进修语言学学士课程。这是马大语言暨语言学学院与怡保师范学院合作的双联课程。教育部委派的学生先在怡保师范学院上课一年(两个学期),第二及第三年则在马大校园继续修读。完成课程或修完学分之后,学生将获得马大颁发语言学学士的学位。这项特别课程的称为教师晋升学位特别教育课程(Program Khas Pensiswazaan Guru),并于2005停办。

[8] 在8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教育文凭课程由国立大学开办。90年代开始,这种课程由教育部师范组开办,课程名称为Kursus Pendidikan Lepas Ijazah(简称KPLI)。首批学生共24位,由怡保师范学院开办,之后北海的师范学院也开办,而目前,从2008年开始,类似的课程只在教育大学开办。师范学院所开办的课程只是小学组大专毕业生教育课程而已。
[9] 中文专业每学年的学生人数是:1998/1999:24;1999/2000:110;2000/2001:120;2001/2002:105;2002/2003:110;2003/2004:91;2004/2005:60;2005/2006:20;2006/2007:23
[10] 温任平:〈马来西亚华文高教沉疴待治〉,文刊《亚洲周刊》(2002年3月25日)。
[11] 庄晓龄、谢川成主编:《敲开语言的窗口:多样性、变异性和规范性》(吉隆坡:马来亚大学语言及语言学学院,2007)。
[12] 中文系的师资阵容:主任:张丽珍,副教授:客座教授:李国正;副教授:苏庆华、邬拜德拉;讲师:孙彦庄、潘碧华、祝家丰;合约讲师:陈韦賰;兼课讲师:陈志鸿。中文专业的师资阵容:系主任:庄晓铃;高级讲师:谢川成、陈湘琳;讲师:苏美桂;合约讲师:王小梅;汉语教师:刘树佳。

凝固的历史――《论语》成语类四字组合研究

一、 绪论
《论语》是一部先秦重要的典籍,也是中国第一部语录散文。其语言言简
意赅,含蓄有致,堪为语录体典籍的典范。它既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文献,研究先秦儒家思想必须参考的经典,也是研究古代汉语,研究汉语史不可忽略的重要语料库。《论语》中四字格语言组合结构稳定、意义完整,对后代汉语以至于现代汉语都有影响。四字组合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道听途说”、“见贤思齐”、“文质彬彬”、“任重道远”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其他非成语的四字组合数量更多,形成《论语》的重要语言特色。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语言组合进行论析。

二、 四字格组合概述

四字格组合亦即四字的语言组合单位,又称为四字结构、四字词或四字格,“是汉语所特有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没有象汉语词语那样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又是在汉语中特别发展的。”[1]用徐通锵的话,四字格组合“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类型的辞。”[2]它不仅出现在古代汉语的典籍中,也大量存在于现代汉语里,可谓源远流长。例如先秦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头,四字组合乃其主要的语言特色。305首作品中,四字组合的诗句占了绝大多数。以四字结构组成的语言句式,凝练典雅,韵律齐整,使《诗经》奠定了四字格语言典范的基础。汉魏以后,五言形式取而代之,不过,汉魏之际,四言诗的创作也曾经流行过,如曹操和嵇康的四言诗创作。除了韵文之外,四字格在四六文中也常见,应用文中的诔、铭、颂等也喜用四字结构,后来的佛经翻译,古典散文等在某个程度上,也受到四字组合的影响。例如,汉朝晁错的〈论贵粟疏〉一文中就有数十个四字组合。汉魏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和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的语言形式,莫不以四字组合为主,形成凝炼而典雅的风格。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大量使用四字结构。高增良将这些数量惊人的四字组合编成《红楼梦四字格辞典》。[3]马华作家温任平的散文〈暗香〉,主题与孺慕中华文化相关,作者就用了许多四字组合来表达主题思想。[4]古今诗人作家都酷爱四字格,因为它“密而不促”[5],音步整齐,平仄抑扬,容易背诵,生命力强。《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版收字,词,与条目大概六万,而其中四字组合单位约4798,占词典收条总数的8%。由此可见,四字组合从古至今都大量存在于汉语中,使用频率高,其在言语中的使用频率至少在20~30%之间。换句话说,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句子或其他语言单位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四字组合。[6]要言之,四字组合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汉语中的四字组合是从古代汉语四字组合发展过来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在继承的同时又创造了不少属于现代的四字组合。根据周荐的研究,“古代汉语的四字组合主要是俗词,俗语,和成语,而现代汉语的四字组合则既有俗词,俗语,和成语,又有专名词语。”[7]所谓专名词语,指的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于现代大量产生出来的”,尤其是政经文教发展中的许多相关词语,如被选举权,知识产权,宇宙飞船,有限公司,学前教育等。这是创造的一面。另外,现代汉语中有不少四字组合乃继承于古代汉语,如半途而废,言外之意,不寒而栗等。这是继承。

四字组合有典雅和俗白之分,前者多出现于古代汉语,“绝大部分被现代人继承了下来,成为了今日所谓的成语。坊间出版的任何一本成语词典,其所收条目都是以这种典雅的四字组合为主体的。”[8]后者(俗白的四字组合)不是成语,只是一些俗语词而已,在词语工具书中很少见到。中国当代作家刘江的小说《太行风云》,出现许多俗白的四字组合,数量高达1209个,扣除重复也有1039个,而大部分都是作者自创,在《现汉》和《中国成语大词典》并未出现。例如,长七短八、交言答语、好年盛景、左说右到等。[9]总的说来,典雅的四字组合多出现在古代汉语,有一些留存于现代汉语,而俗白的四字组合则为现代作家所独创。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理论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文献采集法、比较法、计量法和描写法。在理论建构方面,本文采用了温端政的语汇学理论。成语、谚语、惯用语等之间不容易分类,各家看法分歧很大,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统一的划分标准。用李行杰的话,“分类标准之多,可以用 ‘众说纷纭’来形容,而归类之乱,则可以用‘纷乱交错’来概括。”[10]温端政在这方面突破各家说法的影响,独创语义叙述方式和结构形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履清分歧,予成语一个明晰的定义。他首先以语义叙述方式的不同来进行第一阶段的分类,在分析成语的语法结构时他则采用结构形式特征来进行第二阶段分类。语义的叙述方式可分为三种,首先是表述性,再来是描述性,最后是引述性。谚语的叙述方式基本上是表述性的,惯用语的语义叙述方式则是描述性的,而歇后语的语义叙述方式则是引述性。成语的叙述方式表述性和描述性兼而有之。表述性的成语与谚语产生混淆,描述性的成语则与惯用语混淆。这两种混淆的情况,需要结构形式特征来区分。温端政指出,四字结构乃成语最突出的结构形式特征,而语法、语义基本上表现为二二相承的双音步结构。他还强调,二二相承的四字结构乃成语最明显的结构形式特征。以此作标准,就可以明确区分成语,谚语和惯用语。凭借这个区分标准,论者在鉴定《论语》中的四字组合是否成语就有个清除的概念。另外,论者也参考《成语大词典》,以其选录源自《论语》的成语为基础,计算数目,分析构成方式,并指陈《大词典》选录成语的不当与不足之处。

在分析成语的结构时,本文也是采用温端政的分析方法,先把成语结构分为完全“二二相承”式,和不完全“二二相承”式。前者又再细分为并列型和非并列型,并列型又可细分为动宾并列、主谓并列、偏正并列;非并列型的则有偏正、动宾、动补、主谓及兼语。不完全二二相承式则有三分式及四分式两种。

论者在分析《论语》成语类的四字组合时,综合了几家的说法,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把构成方式分为六大类,并指出时贤分析成语构成方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四、《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组合

《论语》中的四字组合分为成语类和非成语类。《论语》中的成语,其语言形式多种多样,有四言的,五言的,也有六言的。四言可以说是《论语》成语的主要形式。本文论述的《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组合时采取的是比较宽松的标准,虽然语料主要来自《论语》原文,然而其中运用各种方式组成成语的四字组合也一起讨论。这样做一方面对《论语》中的成语论述比较完整,另一方面,对四字组合之探讨也更加全面,也更能看出《论语》的某些语言特色。

属于成语类的四字组合有137条,非成语的就很多。有关《论语》中成语的数目,见仁见智,各有不同说法。阎韬、马智强说:“《论语》对后世的文学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仅直接出自该书及由其中语句凝缩而来的成语,格言,熟语就有八十多条,一般的词语就更多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至今活跃在现代汉语中。”[11]这里的“八十多条”包括了成语、格言和熟语。换言之,成语应该是在八十条以下。可是,由于作者没有列出相关资料,论者无法评论其中的正确性。党静鹏、刘洪涛的统计是,今天的成语而源自《论语》的有255条。[12]鲍鹏山的统计也不同。他在《论语导读》这本书里,除了翻译、注释、导读之外,对那些有“成语”的章句,还特别列出有关的成语,放在“成语”部分,可谓一目了然。有些章句没有成语,有些只有一个,有些则不只一个。有成语的就多加一栏“成语”,没有成语的章节,“成语”那部分就省略。根据鲍氏的统计,《论语》中共有62个成语,45个属于四字组合的,17个属于其他语言组合。另外,根据韩晓光的初步统计,出自《论语》的成语约有二百五十余条。同样的,韩氏也没有把他所说的二百五十多条成语列出来。[13]周祖平、余学奎在论述《论语》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及意义时也没有列出《论语》中的所有成语。他们只是在论述过程中举一些例子说明。根据论者的统计,他们举出的例子共有44条。[14]饶玮在〈《论语》与汉语成语〉中说:“……其中有很多总结社会生活经验的言论在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了格言和成语,对后代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仅《中华成语大辞典》就收录了源于《论语》的成语近三百条。”[15]“近三百条”亦即三百以下,是个笼统的数目。饶玮在文中只是引用了72条成语,与《中华成语大辞典》所收录的成语在数目方面相差太远了。

以上几个数字分歧很大,少过50条的有一个,一百条以下的有两个,而300条以下的也有两个。数目的悬殊显示作者编者选择成语的标准不一。因此,在论述和分析《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格组合时,弄清成语的正确数目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论者根据2004版,周斌主编,商务、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成语大词典》计算出源自《论语》的成语共有187 条,其中四字格成语有137 条,其他语言形式的有 50条。

(一)《论语》成语类四字组合的构成方式

至于《论语》中成语的构成方式,各家说法也未臻共识。例如,韩晓光在2001年9月发表的〈源于《论语》的成语浅析〉中,把成语的构成方式分为四种,即摘句式、省略式、拼合式和改写式。其中省略式又分为省略虚词、省略成分;拼合式又分为两句拼合以及两句以上拼合。在2005年1月发表的〈《论语》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及意义〉中,作者周祖平和余学奎把《论语》中成语的构成方式分为四种:直接转用《论语》原文的;在《论语》原文上有所增加的;在《论语》原文上有所减少的;在《论语》原文上有所替换的。另外,饶玮在〈《论语》与汉语成语〉一文中也发表了个人观点,认为《论语》中成语的构成方式也有四种,亦即:不经任何改动加工,直接由《论语》中某些独立的短语或词组在后来沿袭使用中逐渐凝固而成的成语;不经任何改动加工,直接由《论语》中的某句话里截取而来的短语或词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凝固,从而成为成语;从《论语》中的某些言论里根据其意思截取关键性的字眼组合成一个新的短语或词组,这个短语或词组后来在使用中逐渐凝固,从而成为了一个成语;根据《论语》中某些言论的意思,在从其中截取个别关键字词的基础上,再补充进原来没有的字词,从而组合成一个新的词组或短语,并在以后的沿袭使用中使其逐渐凝固成成语。

三位作者的分类法大同小异,只是用的词句不同而已。例如,从《论语》原文直接截取的这个构成方式,他们分别使用的语言是:摘句式、直接转用《论语》原文的、不经任何改动加工,直接由《论语》中某些独立的短语或词组在后来沿袭使用中逐渐凝固而成的成语。韩晓光的“省略式”中的“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的两个例子“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和“六迟之狐――可以托六迟之狐” 应该归类为第一种方式,即截取原文式。饶玮的第二种方式其实也是截取原文式,例如:“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不教而杀――不教而杀谓之虐”。他们的分类法也有道理,他们把《论语》中成语类四字组合独立存在的算一类,出现于句子中的四字组合算另一类。论者以为,这样的细分法没有必要,因为容易引起混淆,只用截取原文式就可以包含这两个方法。韩晓光的拼合式与饶玮的第三种方式同属一类。不过,饶玮文中所举的例子如“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片言折狱――片言可以折狱”等,与其说是拼合式,不如归为省略法。“色厉内荏”省略虚词“而”,“ 敬而远之”省略了“鬼神”,“ 片言折狱”省略了“可以”,因此把这几个成语归入省略法比较合适。

第二种方式为省略式。韩晓光的分类很详细,其中包括省略虚词,如“见贤思齐――源于见贤思齐焉”、“逝者如斯――源于逝者如斯乎”,也有省略定语的,如“怀宝迷邦――怀(其)宝迷(其)邦”,有省略状语的如“三思而行――源于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有省略补语的如“一日之长――源于毋以一日之长<乎尔>”,还有省略多种成分的如“博施济众――源于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何如”、“犯上作乱――源于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可谓一目了然,;周祖平和余学奎的分类中也有这种方式,称为“在《论语》原文上有所减少的”;不过,饶玮就没有列出这个方式,她把省略式归入她的第三类的拼合法当中。论者认为这种分类法欠佳,因为这两种构成方式本质差异,不能兼容。

与省略式相对的是增添式,就是在原文中加上一两个字使其成为成语。韩晓光没有列出这种构成方式,饶玮的第四种方式其实就是增添式,如“而立之年”――源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而立”之后加上“之年”成为成语;“望而生畏”――源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在“畏”的前面加上一个“生”字,使其成为成语;周余两位文中也列出这种方式,不过只列出“行不二过”和“颠沛流离”两个例子而已。把“颠沛流离”的构成方式定为增添式并不妥当,因为《论语》中只出现“颠沛”二字:“颠沛必于是。”(里仁)这个成语的完整形式其实源自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使学者知斯文之不坠,盖有天助,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16]因此,增添式应该只是在《论语》语句的基础上增添字词,完整的形式不出现在朱注或其他例句。

韩晓光的第三种方式为拼合式,其中又分为两句拼合的如“早闻夕死”――源于“朝闻道,夕死可矣”、“升堂入室”――源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也有两句以上拼合的如“直谅多闻”――源于“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患得患失”――源于“其未得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饶玮的第三种方式其实是拼合式与省略式的结合,所以会引起混淆。所举的例子如“患得患失”、“生荣死哀”乃拼合式,而“敬而远之”则是省略式;周余的文章没有列出拼合式。韩氏的分类法比较能够接受,细分为两句拼合以及两句以上拼合也是有必要的。饶氏的分法则有待商榷。

最后是改写式,韩晓光用语,饶玮把这个方式拼入其第四种方式,而周余二位称为替换氏。

一言以蔽之,三家分类法各有特点,也各有不足之处。韩晓光的分类可以说最清楚的,虽然省略法中的一些例子应该归入截取原文式,其他各种方式都明确清晰。饶玮的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应该合而为一,第三种和第四种方式不够明确,是两个构成方式的拼合。周余两位的分类也一目了然,只可惜他们列举的例子太少了,也影响他们分类的可靠性。

论者综合三位作者的分类法,加上自己的分析,《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组合的构成方式应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原文截取式;二、省略式;三、增添式;四、拼合式;五、改写式;六、跨典籍方式。

论者根据商务,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成语大词典》(后称《大词典》)所收录的成语,计算出来的成语总数是187条,其中四字组合的共有137条,其他组合的有五言5条、六言5条、七言7条、八言7条、九言1条、十言2条、共27条。137条四字组合中,其他成语有23。[17]所谓其他成语,指的非源自《论语》原书的成语。《大词典》收录这些成语,主要是因为这些成语与《论语》的一些篇章意义有关联。这23成语不是出现在宋朱熹的译注里面,就是出现在后人的例句里头。例如:

(1) 舍己为人
原文: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宋朱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之意。”[18]

(2) 适可而止
原文:“不多贪。”(《论语》•乡党)
宋朱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19]

(3) 循序渐进
原文:“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宋朱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自然上达,
此但自言其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20]

(4)疏水箪瓢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清冯桂芬〈似山居图序〉:“涉世处境之道贵乎似,以其近道也,此即老氏无为、庄氏齐物之说也,而子孔颜疏水箪瓢之义亦无碍焉。”[21]

(5)斯文扫地
原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
清徐珂〈清裨类钞〉三四:“巡检做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22]
从上列五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原文并没有相关的成语或只有成语中的两
个字而已。真正的成语出现在朱熹的译注中(例1,2,3)或后人的例句中(例4
和5)。这样的成语,《大词典》共收录了23,而出处都放《论语》。论者认
为这种做法有误导读者之嫌,值得商榷。比较恰当的处理方式是,出处放朱注或
相关的例子,之后再放词义源自《论语》的相关章句。如此方能还这些成语的原
貌。这些成语还包括安贫乐道、鞭辟入里、彻上彻下、处之泰然、词不达意、大
言不惭、登堂入室、颠沛流离、和颜悦色、精益求精、开柙出虎、理屈词穷、了
若指掌、一仍旧贯、因材施教、张眉努眼、中庸之道、众星捧月、众星拱辰。扣
去这23,可以分析其构成方式的只剩下137条而已。

在 137条的成语类四字组合中,依据上述六种分类法,《论语》中成语类四字组合的数目如下:

构成方式
数目

原文截取式
73
省略式
28
增添式
7
拼合式
18
改写式
6
跨典籍方式
5

137


《论语》乃语录体散文,记载的大多数是孔子及其弟子,孔子及时人以及孔子弟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因此,书中的成语有的是从对话原文中摘录下来,有些则将对话进行概括熔裁概括而成。概言之,其构成方式以及相关例子如下:

甲 原文截取式

这种方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句以四字方式独立存在,直接摘录而成成语;一种是原句中的某个句子成分是四字组合,摘录下来而成成语。以原文截取式构成的四字成语颇多,共有73个:哀而不伤、饱食终日、不耻下问、不亦乐乎、成人之美、成事不说、当仁不让、、而今而后、发愤忘食、斐然成章、分崩离析、夫子自道、过犹不及、后生可畏、诲人不倦、既往不咎、见危授命、居之不疑、克己复礼、空空如也、乐以忘忧、临事而惧、鸣鼓而攻、被发左衽、群而不党、群居终日、仁人志士、三十而立、杀鸡为黍、社稷之臣、慎终追远、生而知之、食不厌精、逝者如斯、疏食饮水、述而不作、死而后已、死而无悔、驷不及舌、岁不与我、危言危行、威而不猛、温良恭俭、文质彬彬、无所不至、无所用心、无为而治、贤贤易色、行不由径、行己有耻、行有余力、秀而不实、学而不厌、血气方刚、言必有中、言不及义、言而有信、一匡天下、一仍旧贯、一以贯之、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文会友、以直报怨、弋不射宿、有教无类、有始有卒、愚不可及、欲罢不能、志士仁人、中道而废、周而不比、子不语怪。(73)

论者认为,用这种方式构成的成语还应该包括必不得已、不舍昼夜、、力不同科、、陈力就列、犯而不校、见利思义、好行小慧、六尺之狐、和而不同、不教而杀、好谋而成、从心所欲、降志辱身、必也正名、礼让为国、善于人交、不得其死、胜残去杀。

乙 省略式

在原文中有所省略或减少而形成的成语类四字组合数目也不少。一般上是省略虚词,也有些是根据句义的关键性词语以及省略一些字词组合成一个新的短语而形成的成语,如:

察言观色,道听途说、告朔饩羊,见贤思齐、敬而远之,举直错枉,乐在其中,片言折狱,求仁得仁,任重道远,三思而行,色厉内荏,杀身成仁,松柏后凋、天下归心、枉道事人,温故知新,闻一知十,无适无莫、先难后获、朽木不雕、循循善诱,一言蔽之、一言丧邦、一言兴邦、一隅三反、欲速不达、怨天尤人。(28)

省略式构成的成语中,有些是省略“而”字,如:
道听途说――源于“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
求仁得仁――源于“求仁而得仁” (述而)
任重道远――源于“任重而道远” (泰伯)
温故知新――源于“温故而知新”(为政)
色厉内荏――源于“色厉而内荏” (阳货)
枉道事人――源于“枉道而事人” (微子)
先难后获――源于“先难而后获” (雍也)
一言丧邦――源于“一言而丧邦” (子路)

有些省略“以”字,如:
杀身成仁――源于“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一言蔽之――源于“一言以蔽之” (为政)
闻一知十――源于“闻一以知十” (公冶长)

有些省略“后”字、“之”字、“之民”、“亦”,“可”、“而可以”、“则”,
、“不”、“鬼神”,如:
三思而行――源于“三思而后行” (公冶长)
松柏后凋――源于“松柏之后凋” (子罕)
天下归心――源于“天下之民归心” (尧曰)
乐在其中――源于“乐亦在其中” (述而)
朽木不雕――源于“朽木不可雕” (公冶长)
一言兴邦――源于“一言而可以兴邦” (子路)
欲速不达――源于“欲速则不达” (子路)
怨天尤人――源于“怨天不尤人” (宪问)
敬而远之――源于“敬鬼神而远之” (雍也)
告朔饩羊――源于“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
其礼。””(八佾)

《论语》中通过省略式而构成的成语还应该包括以下成语:

学优而仕,必也正名。逝者如斯,怀宝迷邦,一日之长,博施济众,生荣死哀,博闻约礼,尽善尽美,故旧不弃,居下讪上,举一反三。

丙 增添式

相对于省略式的就是增添式。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文中抽取相关的字眼并加上一两个词语使到这些本来分散在句子不同部分的词语连在一起,成为今天所见的成语。增添的词语有时是虚词,有时是实词。这类成语不很多,常见的有:
而立之年、耳顺之年、侃侃而谈、望而生畏、卓而不群、子曰诗云、犬马之养(7)

上述例子中,“而立之年”“ 耳顺之年” 都是增加了“之年”两个字,而“侃侃而谈”、 “ 卓而不群”则增加了“而”,“ 子曰诗云”增加了泛指儒家言论和经典著作的“诗云”、“ 望而生畏”则增加了“生”。

丁 拼合式

这是把原文的两三个句子拼合在一起,选择能够表达句义重点的词语组合成为成语类四字组合,在拼合时,语序有时会改变。以下是两句拼合的例子:
(1) 犯上作乱: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 肥马轻裘: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3) 浮云富贵: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 患得患失: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
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5) 悦近来远: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6) 如指其掌: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
示诸斯乎!”指其掌。
(7) 见义勇为: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可以看出,这几个成语的构成都是从《论语》原书的两句中,抽选关键性的词语而成的。这两个句子,有些是连续的,如例(2),例(3) 和例(6),有些是间隔的,如例(1)和例(4),有些两句拼合以后,字词的语序有所调动,如例(5)例(7)。其他的例子是:大动干戈,乘肥衣轻,尽善尽美,举一反三,瑚琏之器,升堂入室,生死荣哀,朽木粪墙,乐山乐水,饮水曲肱,直谅多闻(11)。


两句以上拼合的不多,只有如下一例:
(1) 直谅多闻: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

以拼合法构成的成语类四字格应该包括道不相谋,岁寒松柏,安老怀少,卑宫菲食。这四个例子都是还存在于现代汉语中的,其中“道不相谋(卫灵公),岁寒松柏(子罕)”乃两句拼合而成,而“安老怀少(公冶长),卑宫菲食(泰伯)”也是两句拼合,不过拼合之后语序有所调动。

戊 改写式

所谓改写式,用韩晓光的话,就是“将原文语料进行剪裁改写以构成成语。”
在改写的时候,有时为了语义所需而增添一两个词,以组合成这类型的四字格。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成语不多,以下是其中2个例子:
(1) 祸起萧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
(2) 匏瓜空悬――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

例 1 的意思是:祸患起于内部。原文“萧墙之内”指的是鲁国国君,后来
泛指内部。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主语和谓语中就成为今日的成语“祸起萧墙”。例2的“匏瓜”有甘、苦两种,苦的不能吃,但是它比水轻,可以系在腰间,用以渡河。文中的“匏瓜”是个比喻,孔子自比为甘的匏瓜,不希望只是被悬挂着而不给人吃。在意义的基础上,加上“空悬”就成了今日的成语。其他的例子还有:爱礼存羊, 不教而诛,从井救人, 时不我与,加上前举二例,共6个。

己 跨典式

这不是主要的构成方式,不过《论语》中有几个成语或者说今天我们用
的成语中,确实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构成。所谓“跨典籍”,指的是这些成语源于《论语》和其他典籍,意思是从《论语》和其他典籍各截取两个字,组成四字的语言组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而成为成语。这样的成语有以下几个:

(1) 屏气凝神
《论语•乡党》:“摄其升堂, 鞠躬如也, 屏气似不—其余如必不得已、当仁不让、好谋而成、分崩离析、从心息者。”
《庄子·达生》:“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

构成:“屏气”源自《论语》,“凝神”源自《庄子》的“凝于神”,省略“于”而成“凝神”,合起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成语“屏气凝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思。


(2) 放言高论
《论语•微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 废中权。我则异于是, 无可无不可。’”
《庄子·刻意》:“刻意尚行, 离世异俗, 高论怨诽, 为亢而已矣。”

构成:“放言”出自《论语》,而“高论”则源于《庄子》,两个来自不同典籍的词语组合起来成为今天还在使用的成语“放言高论”, 表示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3) 桃李门墙
《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构成:“门墙”出于《论语》,但是语序对调了,“桃李”则源自《韩诗外传•卷七》,合起来变成今天的成语“桃李门墙”,比喻老师栽培出来的或教过的学生。

(4) 三复斯言
《论语》:“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构成:“三复”载自《论语》,而“斯言”出自《诗经》,合起来就是今天尚在使用的成语:“三复斯言”,意思是反复体味这句话。

(5) 文过饰非
《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

构成:《论语》的字眼换了语序,《庄子》原文则选了“饰非”,合起来就成了“文过饰非”,表示掩饰自己的过失。

严格来讲,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成语是后人的杰作,并非《论语》的语言实
际。因此,在下面的论述中,这几个成语将不在讨论的范围以内。

(二)结构形式分析

成语类四字组合的结构形式分析的对象只是从原文截取的成语而已。通过其他方式构成的成语不在讨论范围内,因为分析这些成语的结构不能反映《论语》中成语的结构形式,也不能分析其句法功能以及在文中的修辞作用。

按照音节搭配来分析,大部分的成语都是“2/2”式切分的结构或完全二二相承式,如:任重道远、道听途说、血气方刚、斐然成章等。根据温端政的理论,完全二二相承式的成语可以分为并列型和非并列型,前者又可以分为“主谓+主谓” 型、 “述宾+述宾” 型、“述补+述补” 型、“偏正+偏正” 型、“联合+联合”型;后者则可分为“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和“联合式”。不完全二二相承式则可以分为主谓关系型、述宾关系型、述补关系型、偏正关系型、连动关系型、兼语关系型及并列关系型。[23]《论语》中,以原文截取式构成的成语类四字格语言组合的结构类型如下:

甲:完全二二相承式并列型(50例):

(1) 联合结构

动宾并列:克己复礼、慎终追远、疏食饮水、有始有卒、克己复礼、贤贤易色。(6)
主谓并列:任重道远(1)
偏正并列:仁人志士、志士仁人、危言危行、而今而后、道听途说(5)

(2) 偏正结构
(a) 定中:无
(b) 状中:不耻下问、斐然成章。(2)

(3) 动补结构:饱食终日、发愤忘食、诲人不倦、居之不疑、空空如也、群居终日、有教无类、欲罢不能。(8)
(4) 动宾结构:一匡天下、一仍旧贯。(2)
(5) 主谓结构:成事不说、当仁不让、夫子自道、后生可畏、既往不咎、逝者如斯、血气方刚、文质彬彬。(8)
6 连动结构:登堂入室、见贤思齐、行有余力、见危授命。(4)
7 兼语结构:杀鸡为黍(1)

二二相承式也称为2分式。不过,2分式还包括1+3式和3+1式。《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组合,3+1式的只有1例:“不亦乐乎”;1+3式的有以下11例:

成人之美、食不厌精、岁不与我、弋不射宿、愚不可及、子不语怪、过犹不及、驷不及舌、行不由径、言必有中、言不及义。(11例)

这些成语中,有些有结构助词“之”,如“成人之美”,更多的是谓语中心前出现副词,而这些副词又大多数是否定副词“不”,共有9个,而副词“必”则只有一个而已。

完全二二相承式中有个成语的结构是难以分析的,那就是被发左衽。这个成语前一个单元是动宾结构,后一个单元是偏正结构,两者之间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关系。从意义来看,它们是并列的关系,但是它又不规则,既不是动宾并列,也不是偏正并列,只能说是不规则的并列结构。还好,这类成语只有一个而已。

乙:不完全二二相承式

这种结构类型的四字组合也可以称为三分或四分的四字组合单位。三分的一般由助词“之”、连词“而”或“以” “于”等介词作为其中一个构成单位。其中又主要分为2+1+1式的以及1+1+2两类。必须强调的是,如果否定副词出现在四字组合中,它和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组合时,宜当作一个单元来看,不是分开的两个单元,而代词“之”出现在动词后边充当宾语时,则与动词视为一个组合单位。2+1+1式的例子有:临事而惧、鸣鼓而攻、三十而立、社稷之臣、无为而治、中道而废。(6例)1+1+2式的例子有:哀而不伤、乐以忘忧、群而不党、生而知之、述而不作、死而后已、死而无悔、威而不猛、言而有信、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文会友、以直报怨、一以贯之、周而不比。(15例)

有少数是四分式的,亦即1+1+1+1式,例子只有两个:

分崩离析、温良恭俭(2例)

不完全二二相承式的组合中,有14个用到“而”字。“而”是个文言虚词,用法广泛,在句子中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其中最明显的是修饰关系,“而”出于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前后之间的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形成偏正结构,如:
鸣鼓而攻、三十而立、无为而治、中道而废。表示递进关系的只有“临事而惧”;表示转折关系的有:哀而不伤、群而不党、述而不作、死而无悔、威而不猛、周而不比;表示主谓关系的则有“言而有信”。其他的如“乐以忘忧”表示的是转折关系,“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文会友、以直报怨、一以贯之”这五个成语都表示偏正关系。

由此可见,不管是二二相承式或者非二二相承式,《论语》中成语类四字组合的的成语类四字组合的结构复杂多样。

(三)《论语》成语类四字格的词义演变

成语类四字格经过长时间才形成,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意义上都极其稳定。然而,语言灵活多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是时代的脉搏,记载着时代的变化。它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而演变,而变化最明显的是在词汇。比起一般词汇,成语的变化不多,但是在意义上却出现一些不同的发展。《论语》中成语类四字组合在意义上的变化可以从意义的扩大、缩小与转移这几个方面来探讨。

甲 词义的扩大。

成语出现当初所体现的意义称为基本义。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与发展,
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义范围超过了原来的意义,而原义还保留,这种变化亦即词义的扩大。《论语》中成语类四字格具有这种使用范围有所延伸的例子有几个,比较明显的是夫子自道、求仁得仁和社稷之臣。

“夫子自道”源自《论语•宪问》:“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 “自道”在原文是“对自己的叙述”[24],原意是自我批评。孔子说君子应该做的三件事情,他一件也没有做到。这是孔子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但是,后来的使用中,词义扩大了,除了保存原意之外,还有自我夸耀的意思。如袁枚《随园诗化补遗•卷一》:“先生吟诗,多率真任意,有夫子自道之义。”显然的,例句中的“夫子自道”的意义绝对不是本意,这叫词义扩大。

“求仁得仁”源自《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得仁”的本意是求仁德就得到仁德。后来,泛指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发展的方式是从个别到一般。例如高阳《母子君臣》有这么一句话:“如今积劳病故任上,与疆场阵亡无异,在他亦可说是求仁得仁,死而无憾。”[25]句中的“求仁得仁”的意思与原文的意义就不相同了。这也是词义的扩大。

第三个例子是“社稷之臣”,源于《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本意是附庸于大国的小国。后来,“社稷之臣”也有国家栋梁的意思,可从元•李文蔚《蒋神灵位》二折看出:“若论此子,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这里的意义与原意明显不同。

乙 词义的缩小

相对于词义扩大就是词义缩小。所谓缩小,指的是成语所表达的意义只有原
来成语的部分意义,而不是全部意义。这种情况在《论语》中不多,比较显著的例子是文质彬彬,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本意有两个重点,一为文,一为质,“彬彬”是形容这两个重点的。换言之,“文质彬彬”本意是形容人既文雅又质朴。后来的使用中,突出的是“文”的意义,“质”的意义被淡化了。如:“那生他文质彬彬才有众。”里面形容的就是其态度而言。”
丙 词义的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是说本来表示某种事物,后来却表示另一种事物。例如“不
亦乐乎”,源自《论语•学而》:“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意是很快乐,现在则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点。例如:“那一阵子,前来求职应聘的人每天络绎不绝,把我的几位主编和制片忙得不亦乐乎。”[26]中的“不亦乐乎”表示的就是新的意义。其他例子还包括学优而仕、成事不说等。

除了上述三种词义的演变,还有一种与词义相关的事项不得不提,那就是比喻义的形成。以上三种词义演变都是从基本义演变,转化或发展过来的。这些后来形成的意义有时候是引申义,有时候是比喻义,当然也有些情况只是纯粹的语义的扩大或缩小而已。

《论语》中的成语类四字格有一些后世使用了比喻义。例如告朔饩羊――源于“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这里的“朔”是农历每月初一,“饩”乃活的牲口,“饩羊”,只用来告朔的活生生的羊。“告朔饩羊”乃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际,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这历书包括那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因之叫 ‘颁告朔’。诸侯接受了这一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祭庙叫做‘告朔’,听政叫做 ‘视朔’,或者 ‘听朔’。到子贡的时候,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 ‘虚应故事’吧了。所以子贡认为不必留此形式,不如干脆连羊也不杀。孔子却认为尽管这是残存的形式,也比什么也不留好。”[27]后人用“告朔饩羊”来比喻徒有形式,虚应故事。

瑚琏之器――源于《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 ‘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有方形和圆形的,是很贵重的祭器。“瑚琏”是名词,在这个四字格中充当修饰语。孔子用比喻的方式告诉子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子贡的聪明,当然明白老师所指。由于一开始就是比喻的用法,后人用这个成语比喻有才能而且能够承担重任的人才。

松柏后凋――源于《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本来是描述自然现象,现在用来比喻经得起严峻考验的人才是坚贞的人才。其他例子还有朽木粪墙、朽木不雕、犬马之养、浮云富贵等。

五 结语

本文探讨了《论语》成语类四字组合的构成方式、结构形式及词义之演变,研究尚未完整。由于篇幅所限,四字格在《论语》中的句法功能、这些成语类四字组合所体现的古汉语特点、个别组合的音韵结构等都未能探讨研究。

除此之外,论者感到遗憾的是未克研究四字组合的表现力。四字格词约意博,信息容量大,且音韵铿锵,韵律美妙,表现了汉语简洁特征,用高志明的话,“实际上融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手段上的传统特点为一炉,起到 ‘一箭几雕’的作用。”[28]要探讨《论语》中四字格的表现力,必须整体来看,因为在《论语》中,非成语类的四字组合非常多,两种四字组合结合来研究,更能看出四字格的修辞效果。例如,为政篇第二的第三章:“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全章六句中,五句是四字格,而四字格之间有兼有对偶修辞,表达效果极佳。论者以为,《论语》中四字组合的表达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完稿于2006年9月22日)
参考文献:

甲组:专书

1 陈鲁豫:《心相约》(新版),中国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6。
2 高增良:《红楼梦四字格辞典》,中国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6。
3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中国北京:商务印书观,1959。
4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王运照,注译,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 徐通锵:《语言论》,中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中国:商务印书馆,2005。
7 周斌主编,《成语大词典》,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
8 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9 张卫国:《四字语型及其运用》,中国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9。

乙组:单篇论文

1 党静鹏、刘拱涛,〈《论语》中的语句对后世成语的影响〉,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5,转引自周荐,《汉语词汇结构学》,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 高志明,〈《史记》语言的四字格结构〉,刊于《襄樊学院学报》第27卷
第3期(2006年5月),页77,中国期刊数据库,www.cnki.cn, (10/8/2006)。
3 韩晓光:〈源于《论语》的成语浅析〉,《景德镇高专学报》第6卷第3 期,2001。
4 李行杰,〈建构中国语言学特有的语汇学――读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刊于语文研究总第九十八期(2006.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06。
5 饶玮:〈《论语》与成语〉,《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5期,中国:重庆教育学院出版社:2005。
6 谢川成〈那一方褐红的古印――论温任平 〈暗香〉的主题与语言策略
〉,收录于黄万华,戴小华编《第二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文学出版社,2004。
7 周祖平、余学奎:〈《论语》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及其意义〉,《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第1期,中国: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出版社,2005。
[1]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中国北京:商务印书观,1959,页115。
[2] 徐通锵:《语言论》,中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页391。
[3] 高增良:《红楼梦四字格辞典》,中国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4] 详见谢川成〈那一方褐红的古印――论温任平 〈暗香〉的主题与语言策略
〉,收录于黄万华,戴小华编《第二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文学出版社,2004。
[5]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王运照,注译,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页307。
[6] 详见张卫国:《四字语型及其运用》,中国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9,页5。
[7] 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页211。
[8] 如注2,页219。
[9] 如注2,页212。
[10] 李行杰,〈建构中国语言学特有的语汇学――读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刊于语文研究总第九十八期(2006.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06年2月10日,页2。
[11]阎韬、马智强,《论语注评》,中国南京:凤凰出版传媒,2006,页3。
[12]党静鹏、刘拱涛,〈《论语》中的语句对后世成语的影响〉,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5,转引自周荐,《汉语词汇结构学》,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页232。
[13] 详见韩晓光:〈源于《论语》的成语浅析〉,《景德镇高专学报》第6卷第3期,2001,页18。
[14] 周祖平、余学奎:〈《论语》对汉语成语的影响及其意义〉,《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第1期,中国: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出版社,2005,页46~48。
[15] 饶玮:〈《论语》与成语〉,《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5期,中国:重庆教育学院出版社:2005,页23。
[16]周斌主编,《成语大词典》,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页238。

[17] 周斌主编,《成语大词典》,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年。
[18] 如上,页826。
[19] 如上,页874。
[20] 如注15,页1100
[21] 如上,页885。
[22] 如上,页902。
[23]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中国:商务印书馆,2005,页331。
[24]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19次印刷,页155。
[25] 转引自饶玮〈《论语》与现代汉语〉,如注15,页25。
[26] 陈鲁豫:《心相约》(新版),中国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6,页19。
[27] 如注23,页29~30。
[28] 高志明,〈《史记》语言的四字格结构〉,刊于《襄樊学院学报》第27卷第3期(2006年5月),页77,中国期刊数据库,www.cnki.cn, (10/8/2006)。